正当李世民疑惑的时候。
程咬金确实说道“到底是哪国的使者竟然在这个时候过来打搅陛下雅兴。轰出去”
显然对于这个使者的到来,大家都十分生气。
可不止于程咬金这么生气。
还有李世民也是。
“这好好的,白天不过来,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来。他们当朕的话是什么”
李世民十分生气的说。
现在已经对于其他使者所在的国家与地区,他们的君王可都封了王。
这又来一个算什么回事
难道单独要给他封王吗
这时太监说道“陛下。前来面见的是吐蕃的使者。”
当吐蕃二字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
特别是文武百官。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杯子。
因为他们知道。
吐蕃二字代表着什么
当年松赞干布和李世民有过一段不是很愉快的经历。
当时李世民还特地上唐楼去抓松赞干布。
最后松赞干布乘坐着热气球离开了。
对于他,李世民可是有说不完的怨气。
他竟然还敢让使者过来。
那简直吃了熊心豹子胆。
这个时候房玄龄问道“陛下那咱们是见或者不见”
此时有人说道“见必须得见才能体现我大国风范。”
可是还有人去说“为什么要见他们吐蕃人如此无理。我大唐为何要见他们直接驱逐出去便是”
可还有人却说“如果他们是来归附于我大唐的呢那当如何”
是的,如果这些吐蕃使者是带着松赞干布的意思,前来投靠大唐的呢
那么李世民如果将他们赶走,无意之中就给自己树立了多了一个敌人。
但实际上以大唐现有的国力和军力来说,他们根本不用害怕任何人。
甚至于只要吐蕃敢乱来。
一个月之内必然让他灭国。
但是打仗的是太消耗国力了。
所以李世民能不打则不打。
但也会说打就打。
他是一点都不会含糊的。
对于文武百官的意思,李世民思考了片刻。
其实他也矛盾,当时抓松赞干布的时候,他可是气不打一处来呀
最后还是让他逃跑了。
这令他十分愤怒。
这时间过了那么久,他依旧无法释怀。
现在松赞干布派来了使者。
他有点不想见。
可是当程咬金想了想,他说的一句话,却让李世民改变了主意。
因为程咬金说道
“陛下如果那吐蕃人是来归附于我大唐的。
那便是说松赞干布就要俯首称臣了。
往后与他见面,便是行君臣之礼。
如此一来,陛下亦可以是放下与松赞干布之间的恩怨。
毕竟君臣有别啊。
您贵为一国之帝,而他仅仅是大唐的附庸。
所以臣以为建议见见无妨。”
李世民听了之后,觉得这个家伙说的还是有点道理在的。
真的想不到这一介武夫竟然能说出如此道理。
于是他大手一挥。
对在身边的太监说道“让他进来吧。”
于是太监便去请使者。
片刻之后,一个老者走了进来。
李世民认他,此人正是禄东赞。
此时的禄东赞又苍老了许多。
距离上次与他见面,又过了好些年。
李世民盯着禄东赞看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