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知道了宋应昌在辽阳见过沈惟敬,秦良玉便在苦苦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她估计兵部不让进军只是暂时的,马上就会有新的安排下来了。
果然过了不到五日,石星的决断传到了开城。
送到开城宣读的兵部决议罗里吧嗦一大堆,但是核心内容非常简单,就两个字。
和谈。
兵部要与丰臣秀吉议和,不再打下去了。
得到了兵部的明确指示,宋应昌立刻跟打了鸡血一样,他马上着手给小西行长写信。
作为文化人,宋应昌写给小西行长的信还是很有文采的,而且还规规矩矩的给这封信起了个名字《宣谕平行长》。
信里说只要日本愿意“尽还朝鲜故土,并还两王嗣以及陪臣等,归报关白上章谢罪……封尔关白为日本国王”。
两王嗣指的是被加藤清正抓到的两个朝鲜国王子。
宋应昌写完了信找人送给了小西行长,还不满足,他感慨终于是时候轮到自己大展拳脚了。
便自作主张的对在开城的朝鲜大臣们说道:“约于开春四月初,尽还王子陪臣等,渠卽回巢。我当差官,勒领倭众,卷还于关白处,受关白降书以回。方题本请旨,封关白为日本王,使之由宁波入贡。”
也不管朝鲜人怎么看,怎么想,直接就替他们决定了,明朝不打算跟日本打了。
小西行长和石田三成方面很快投桃报李,也给了答复,说和谈可以的。
宋应昌心花怒放,喜不自胜,随后派出了自己的两个幕僚,让他们去日本,直接和丰臣秀吉面谈。
历史上,经历了碧蹄馆一战,李如松没能达成攻占汉城的目标,虽然后面放火烧了龙山粮仓,但明军钱粮不济,无力再发动进攻。
日本方面也没办法反击,他们的粮食没了,而且经历过平壤和碧蹄馆两战,再没有任何一个军团愿意出击明军。
况且此时的朝鲜北部处在能冻死人的冬天,夺下来也守不住。
丰臣秀吉和石星两个人郎有情妾有意,胡抛媚眼,决定苟合。
两个国家,都暂停了军事行动,在明面上展开了谈判。
不过秦良玉不懂历史,她也不在乎这段历史原本应该怎么发展,她只觉得不能就这样谈判。
日本侵朝的野心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在朝的十万倭军,这股有生力量也没有被消灭,此刻和谈,遗祸无穷。
两个国家距离如此之近,日本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一边是宋应昌在前线组织和谈事宜,另一边,秦良玉却在争分夺秒,她希望能在这样的条件,找到一条破解之道。
终于她似乎找到了一道曙光。
李如松孤零零的坐在明军议事大厅里,既然都在和谈了,军事行动也不允许了,除了每日的巡防安排和汇报,他已经没什么事情可做了。
秦良玉看着似乎苍老了许多了李如松,心里又是一酸。
看四下无人,秦良玉小声道:“对了,我之前打听到一个消息,你关押沈惟敬的事情,宋应昌应该已经知道了。”
“这件事,我也知道。”李如松无奈的笑了笑,“在辽东发生的事情,瞒不住我的。”
秦良玉默默看着前一阵子还豪气冲天的李如松,忍不住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话。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只不过,此时还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候,秦良玉拽着李如松走回到地图边上,“我有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