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表演完之后,小年轻还要谦虚的再次感谢大家捧自己,这是个正常人心中对于此人的好感度不得爆棚吗?
尤其是相声演员这种跟观众面对面,有着很多沟通吃开口饭的行业,其实比戏曲以及现在更流行电视、电影上的演员更加的需要观众缘、眼缘。
甚至可以说相声演员的观众缘、眼缘好与不好,就百分之九十决定了这位相声演员能不能演好相声。
比方说京剧这门艺术,大家一听别管听懂听不懂,人家那是国粹、演员自己就带着范,听着需要亲民但是又不能那么亲民,其中还是需要距离感的把控,不可能像相声一样,唱之前跟观众们耍贫嘴攀关系。
而电视剧、影视演员就更是了,为什么特别好的演员最好不要有太大曝光,不要演太多综艺呢,演员需要的就是与观众之间相隔的神秘感。
为什么现在孙宏雷演正戏,演坏蛋少了,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一想起他,大家就老容易想起来极限挑战中的颜王、三傻、孙漂亮,这个形象一出来,瞬间出戏,不知不觉中这个戏路就走窄了。
而为什么参加极限挑战的黄博没事呢?因为他的表演风格就和相声风格一样,喜剧、草根、亲民、随和、接地气。
别管是多么牛的相声大师,除非是讽刺类相声刻意的不懂装懂,抬高自己,剩下的活里,他跟台下的观众从角度、从眼界、地位高度上都是一样,甚至大多时候是不如观众的。
《夜行记》里边的侯宝霖大师,典型的普普通通,还有点欠儿的小老百姓形象;《虎口遐想》里边的姜土申,是有点文化,有点怂的机灵小年轻形象;《宇宙牌香烟》里边的马纪,是个鸡贼的推销员形象。
等等这一系列的相声形象,都是当时年代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人物,这种接地气、亲民的属性就是相声的根本,这也是为什么相声适合小剧场,并且在小剧场中重新火起来的原因所在。
当年的姜土申为什么受人喜欢?现在的姜土申为什么让人厌烦?虽然也有一定原因是梁左去世后,姜土申少了一个优秀的相声编辑。
但是要知道,姜土申最开始可不是因为《虎口遐想》出名的,那已经是他出名后了,他的第一个出名的代表作,是原创的讽刺相声《如此照相》,当时的搭档还是孙悦的姥爷李文华。
说到底还是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样了,以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相声演员,现在是曲协主席,以前是把自己当老百姓吐槽社会不良现象,现在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观众们,告诉大家要学习正能量,反三俗,听相声要笑中带泪。
说一句难听的,大部分的年轻人别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后累了一天,回到家里,还能哼哼唧唧的听自己爸妈唠叨半个小时的“为你好”,已经是纯纯的大孝子,好孩子了,没办法那是自己爸妈,不耐烦也得听。
但是你姜土申tmd的算个球啊!还为我好,教育我???自己爸妈不耐烦了我必须得听,一个说相声的,那自然不会有人惯着,一来二去再加上郭桃儿的卖力宣传,观众缘、路人缘自然是飞快下降。
而这个随着观众缘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刻板偏见,看着你都不需要说话,我就不喜欢你,而一个相声演员如果到了这一步,也就代表他完全脱离于观众了。
然而,虽然相声演员表演的这个视角和高度,和观众是平级甚至偏低的。
但是作为年轻的相声演员,尤其是特别出名,风生水起的相声演员,真是没有几个能压下脾气,真正做到“观众是上帝的”。
大批粉丝捧你,相声演员们自然态度特别的好,但是有人瞎搭茬呢?有人刨底呢?有人嫌你收礼物墨迹,催你赶紧说相声呢?
你是能压下所有性子,开几句玩笑缓和场合,还是跟老秦、孙九湘一样,在观众几次不耐烦的催促后说出“您要是想听就稍等会,不想听就出去。”
单说这句话,单说这个背景,其实孙九湘的这句话并不算是过分,也不算是错误,但是因为他是一名相声演员,所以这句话就是百分之百的错误了。
这其中两人缺少的,就是像沈常乐这样对于现场的把控,以及自己对于自己相声演员这个位置的放低。
人们以及各个媒体,都说徳芸社郭桃儿脾气不好,心胸狭小,候三爷说自己徒弟是一路披荆斩棘走来,势必嫉恶如仇。
但是这么一位“暴脾气”的郭桃儿,其实在相声舞台上,却是一个好脾气。
曾经有一次郭桃儿和于千搭档说相声,说到一半的时候,舞台下一位观众站起来怒骂道:“郭桃儿!!!我cnm!!!”
观众这样当着台下数千人的面,说出这样极其三俗,以及对自己母亲极其侮辱的国骂,换作其它人可能直接都下去干架了。
毕竟品质高洁,拥护正能量的主流相声艺人,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第二炮兵文工团团长周伟,为了一句捐钱的质问,都可以对外行人使出伦理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