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退,直接把之前所有的优势重新给让回去了。
现在他和前田光世又重新回到了统一的起跑线上。
擂台比武,放弃自己已经占据的优势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虽然擂台上从不乏逆转战局反败为胜的例子,但百分之九十,甚至是更多的战局,都是占据优势的人赢得比赛。
逆转这种事情毕竟只是少数。
叶问身为一个很稳重,经验也算丰富的武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些道理,但他为什么要退
一是不给对方把自己拖入地面战的机会,但这一点不是消极退避保持距离就能做到的。
第二个原因,却是叶问本身的性格所致。
叶问是个“体面”人。
虽然他是武人,但他家境殷实,在生活上,从小养尊处优,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诩文武双全,出入都受人尊重。
像他这样的体面人,绝不习惯和对手像是两只肉虫一样抱在一起滚到在地,面目狰狞地角力,涕泪横流青筋暴起,扭来扭去。
主要就是因为他“体面”的想法,导致他放弃自己占据的优势,和前田光世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擂台上,双方简单对峙后,再次缠斗在一起。
从表面的局面来看,是叶问在攻,前田光世在守,仍然是叶问很快就占据了主动。
但在苏乙这种明眼人看来,这种局面是前田光世有意造就的。
前田光世心思很深,苏乙能看出来的东西,他自然也能看出来。
察觉到叶问这个不算弱点的弱点后,前田光世立刻觉察到这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于是他主动示弱,放叶问来攻,但却将节奏调控在他自己能适应的范围内。
每当叶问想要变化节奏,加快速度,或者给前田光世带来威胁的时候,前田光世就做出要和叶问缠斗打地面技的动作。
这个“威慑”无往而不利,叶问果然一遇到这种情况就退却了。
“叶问要输了”苏乙忍不住摇摇头,心中为这场比赛的结果做了预测。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叶问明明占据优势,但就为了避免和前田光世地面缠斗,宁愿放弃自己的优势,一次次半途而废。
也许他自信能够战胜对手,也许他自信前田光世不是他的对手,也许他还错以为自己一直主导着比赛,掌控着节奏。
然而这都是他的错觉
事实上,现在比赛的节奏已经在他一次次半途而返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进入前田光世的节奏了。
果然,当叶问再一次发动进攻,并在前田光世再次以地面缠斗的动作“逼迫”,叶问继续后退的时候,这次前田光世动了。
前面几次说进就进,说退就退的经历,麻痹了叶问,让他以为前田光世是个非常谨慎,不愿意冒险的人。
所以再一次退走之时,叶问并没有太多谨慎,他脑子里思考的反倒是自己快赢了。
因为通过这一次次的试探,叶问也察觉到了前田光世的一个弱点,而前田光世自己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一直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这几次的试探,同样也让前田光世放松了警惕,叶问打算下一波就利用这个弱点,一举奠定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