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乔峰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倒是没有什么。
宋人也好,契丹人也罢,都一样。反正都是过得普通百姓的生活。
但乔峰并不是普通人。这就注定了他悲情的命运。
最终魂断雁门关,只让人无尽的唏嘘和感伤。
雁门关外,辽国皇帝御驾亲征,辽国大军压境,局势十分紧张。
乔峰,这个时候应该说是萧峰了。
萧峰让中原群豪稍安勿躁,他自己一个人向着辽国大军走去,表示有话要对辽国皇帝说。
见到耶律洪基,萧峰表示,他有负厚恩,劳御驾亲临,是死罪。
而后,段誉和虚竹二人从人群中冲出,展开绝世身手,欺近耶律洪基身边,将耶律洪基掳走。
两人掳着耶律洪基,回到中原群豪这边。打算以耶律洪基为质,再做定夺。
只是在返回的途中,萧峰出手,从两人手上抢过了耶律洪基。
然后让双方众人全都别动,他有话要对耶律洪基说。
萧峰让耶律洪基不用害怕,说他不会伤害他,只是想求陛下赏赐。
而后又表示,耶律洪基已经是虚竹和段誉二人的俘虏。
按照契丹人的规矩,耶律洪基应该以彩物自赎。
耶律洪基问萧峰想要什么?
萧峰表示,他斗胆代虚竹、段誉二人开口。然后要耶律洪基金口一诺。
让耶律洪基答应现在立即退兵,并且终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宋辽边境半步。
段誉、虚竹二人听后大喜,都他们就要耶律洪基这一诺。
之后,萧峰又表示,如果耶律洪基不允。那他就和耶律洪基在此同归于尽。
正好他们当年结义之时,有过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耶律洪基知道萧峰所言不虚,迫不得已之下许出诺言。
大军即刻北归,南征之举作罢。且在他一生之中,不许大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
耶律洪基的诺言一出,四处均是欢声雷动。
无论是中原群豪、雁门关守城官兵,还是辽国将士,全都是欢声一片。
所有人都不愿意打仗。包括辽国将士。
而在今后的数十年间,辽、宋两国之间都不会有战事,边界将会一片安宁。
天下无数的百姓,尤其是边疆百姓,能够享受数十年的安稳的生活,而不受那战乱之苦。
萧峰这一次的作为,可以说挽救了无数将士、百姓的生命。
这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然而,这样的大英雄,却注定要在今天魂断于此。
因为不管怎么说,萧峰都的的确是契丹人。
他今日为了大宋,强迫大辽皇帝立下这样一个誓言。
那么,站在辽人的角度来说,萧峰是不忠,也是不义的,
耶律洪基回到辽军阵中后,回过头来冷笑着对萧峰说,“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却说,“陛下,萧峰是契丹人,曾与陛下义结金兰。今日威迫陛下,成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义,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这是萧峰自己说的,也是让人无奈又悲哀的事实。
那么,等待萧峰的,就只有结束自己的生命。
萧峰举起右手中的两截断箭,内功运处,右臂回戳,噗的一声,插入了自己心口。
就此魂断雁门关。
这里是他母亲丧命、父亲跳崖的地方,也是阿朱苦等了他五天五夜的地方。
现在,他长眠于此。
李悠然对此,极为唏嘘和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