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起身欲答,却听甘奇先开口“陛下,昔日富相公可是出使过辽国的,那时候,辽国边境陈兵,大战一触即发,富相公一人能顶百万兵,生生就把战事说和了,最后多给了些岁币了事。富相公能办成此事,岂能没有几个辽国熟人”
“这般好,富相公,你赶紧派人带着书信去辽国打听一下,看看辽国皇帝是不是真死在乱军之中了。”赵顼激动起来了,一战杀敌国皇帝,这种事情若是真的,传扬天下,那是何等威势名留青史,又是何等千古不朽
“这个陛下,老臣于辽国是认识一些人,却是这些人如今大多故去了,或者也多是致仕养老了,怕是难以打听到什么确切的消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富弼却不想接这差事,也是这差事不好办。
甘奇笑着,不说话。
赵顼急了,又道“老相公,若是真有熟人,哪怕是致仕的,他也必然知晓消息,老相公且试一试,成不成都无妨。”
甘奇再开口“是啊,成不成都无妨,能问得到最好,问不到也无所谓。再怎么说,辽国若是新皇登基,也合该派人去道喜祝贺。”
辽宋两国,在这些礼节功夫上还是做得很到位的,辽国皇帝登基,宋会派使节。宋的皇帝过大寿,辽国使节也会来。
富弼看了看甘奇,又看了看一脸激动的皇帝,勉为其难点点头“那老臣就试试吧。”
甘奇已然开口“陛下,还是富老相公人脉广,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头前臣也想找人打听来着,偏偏就找不到一个能探听这般隐秘消息的人,还得靠富相公啊。”
甘奇这是不安好心了。
赵顼大喜,端杯而起“若是辽皇当真死于乱军,当为甘相再记一件大功。甘相你说,此番大胜,朕该如何赏赐于你”
赵顼这话说得甘奇有些尴尬了,这事情甘奇怎么发表得了意见呢但是看着赵顼的模样,不似作伪,显然是真心实意开口。
赵顼话语一出,满朝文武皆看向甘奇。如今的甘奇,国公在身,大权在握,还怎么封
“陛下,此番臣不敢居功,陛下若是要封赏,不若多赏赐军将士卒们,此番能胜,皆仰赖他们用命。”甘奇的话语,不是说假,他真的无所谓了,加官进爵还能进到哪去呢不如来点实际的。
“这不行,这怎么行呢军将士卒们自然要赏赐,甘相也必须要封赏。”赵顼想了一想,忽然立下决心,开口说道“不若就封个郡王吧,以甘相之功绩,封王绰绰有余。”
赵顼金口一开,满朝皆是惊讶的神情。
大宋朝不是没有异姓王,但那大多都是死后追封的,比如谯王郭守文,威武王石守信。又比如王安石死后,一直到徽宗时期,给追封了舒王。
倒也不是没有活着封王的,但那大多都是开国之时,有纳土归降的吴越国王,又后周的大臣拥戴赵匡胤的,开国功臣才有的待遇,也少之又少。
赵顼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他又问“诸卿若是有言,只管说就是。”
众人大多只是惊讶,并非是反对,此时赵顼这么问了,岂能有人出来反对想反对的人,比如富弼,此时显然也说不出反对之语,因为反对也是要理由的,富弼的理由显然还没有准备好。
赵顼左右一看,也不多等,似乎也怕甘奇拒绝,立马又道“那就这么定了,就给甘相公封郡王,朕觉得,河南郡王合适。”
甘奇也有些懵,他没有想过这些虚名,再说大宋的王爵,又不能世袭,多一个名头,少一个名头,对于如今的甘奇而言也无所谓,他开口“陛下,这般”
“诶,甘相,你可不能拒绝了,你也得替朕想想,朕乃天下之君,万万黎民百姓之君,若大臣有功而不封赏,天下之人该怎么说朕朕岂不是成了那等昏庸之君”赵顼原来是这个思路。
这个思路也对,身为皇帝,自然得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才是明君所为。赵顼也要一个好名声。
甘奇听到这里,便也不再多言,只躬身“拜谢陛下皇恩浩荡。”
“甘相公,请满饮此杯。”赵顼这杯酒,拿在手上好一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