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还没说完,就被轻推开来。
“且去,大丈夫生于世间,若不能建功立业,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祖?”
然而,赵云心中的顾虑仍未消除,尤其是看到赵峻才说了几句话便体力不支,更加不愿意离开:
“兄长,都亭侯公孙瓒也是天下一等的豪杰,当初边章、韩遂叛乱,他率三千骑兵将其镇压,如今常年驻守边境,护佑一方平安。”
果然,说了这么多,赵云心中还是忘不掉公孙瓒。
此时此刻,旁观到现在的陆离暗叹一口气,毕竟他也无法强留对方,只能慢慢加以引导。
见无人打断自己,赵云索性将自己的打算尽数说了出来:“云听闻公孙将军拣拔人才,同样不计出身,不仅没有看轻那些走卒商贩,还那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三人定兄弟之誓。”
“若云招募乡勇前去投军,定然会受到重用。”
历史的车轮无法阻挡?
看来赵云依旧打算走历史上的那条路,先投奔公孙瓒,而后转投刘皇叔,做那个两护幼主的五虎上将。
有缘无分啊。
一时间,陆离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有不甘、有无奈,亦有祝福。
可是,这才是赵云,忠义两全。
砰!
突然,拍桌声响起。
惊得陆离站了起来,因为拍案之人竟是赵峻,只见他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正常的红色,仿佛回光返照之人。
“你昨夜说要外出游历,便是想投公孙瓒?”
“你可知他是何人?!”
这一刻,赵峻气势摄人,令陆离脑中蹦出了一个词:虎死骨立。
而赵云赶忙起身,似乎不解其意,揖手说道:“请兄长明示。”
“咳咳,某当年游学时曾与之一同拜入大儒卢植门下。”
卢植?
他不是武将吗?
见事有转机、准备听故事的陆离一愣,他敢肯定自己没有记错,这人是剿灭第一次黄巾之乱的功臣,怎么摇身一变又成大儒了。
学渣本性暴露无遗。
事实上,这个时代依旧讲究讲究出将入相,不少读书人的战斗力猛地一塌糊涂,卢植就是典型代表。
数年前,蔡邕、李巡等人曾发起的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并将以刻成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学门口,而卢植主动上书,毛遂自荐。
正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能参与此等盛事的人,无一不是惊世大儒。
要知道卢植可是朝野上下公认的文武全才,在担任经学博士、广收门徒的同时,还经常带兵剿匪,从割据一地的土匪,到威胁江山社稷的黄巾贼,他都奉命征讨过。
完全可以说,在当世大儒之中,没一个比他更懂打仗的了。
“昔年,吾与公孙瓒一同拜入老师门下,那时候他已有官职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