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了!”
葛松道点点头,恭恭敬敬的给柳铭淇鞠了一躬,“下官代天下的老百姓,谢谢殿下的天才发明!您这一次,功德无量!”
葛松道是朝廷的副相,又是铁骨铮铮的法家重臣,他都如此了,许多官员也跟着一起行礼参拜。
最后连带着曹仪都不由自主的鞠躬行礼。
这群人之中,南宫忌虽然也是一样的行礼,但是眉头却皱了起来。
他相信葛松道肯定没有别的意思。
但这样当着皇帝,这么多大臣把裕王世子当成救世主一样,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毕竟最近皇帝还在焦虑皇子的问题,裕王世子可也是太子的候选者之一!!
景和帝倒是没有什么想法,笑呵呵的等到他们起身,才道:“铭淇的这些才能啊,用在咱们大康身上,真是好事儿一件!你们大家也要好好的帮助他,去实行这些目标……”
“臣等自然尽心尽力,不敢有半点怠慢!”
百官之首的曹仪拱手回应道,但随之却话锋一转,“敢问裕王世子殿下,这个混凝土的产量如何啊?”
柳铭淇解释道:“曹相,混凝土只是成品的名称,它的原料分别是水泥、河沙、鹅卵石和水,其中最重要的原料是水泥,只要有了足够多的水泥,还有筛选过后的细腻河沙,就能按照比例大规模的搅拌后灌浇成混凝土了。”
一位来自于海边的大臣就问道:“殿下,您强调的是河沙,难道海沙不行吗?”
“大人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好!海沙里面还有太多的盐分,而盐分是可以腐蚀很多东西的,包括混凝土。”柳铭淇笑着道,“虽然短时间内没有关系,但一二十年之后,路面便会变软、损坏甚至坍塌了!所以用淡水河里面的河沙最好,至少可以保证五十年都有这么坚硬的质量!”
顿了顿,他又道:“现在我们的产量并不高,全力开工一天下来只有三百多袋,每袋五十斤。如果按照三丈三宽、一尺厚的标准,制造二里路就需要二万七千六百袋。”
“这么多!?”
众人看了看面前的混凝土地面,觉得一万多袋水泥才修一里路,简直是离谱!
“当然了,如果愿意降低标准,变成一丈二尺宽、半尺厚,那就会减少一半的用量。这样……”
“不用减少了!”
景和帝当即就断然拒绝。
他刚才估算了一下厚度和宽度,知道这其实比大康的官道还要狭窄不少,倘若还要削减一半,那不是两辆马车并排着走都不行了?
厚度也是一样。
谁不知道越厚的地面越能抗击碾压?
你才一尺厚,都还要减少,这还要不要质量了?
看看我们祖宗修好的直道,最厚的地方起码都有三尺以上,那才叫用料扎实!
嗯,不过呢,如果只是修建村镇道路,短距离的道路,倒也可以稍微宽松一些。
像是盘山路这样的地方,那标准更是不一样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
……
跪求订阅!求一个全订!!叩谢老爷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