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在王宫的生活是非常愉快得,大月氏女王身体有些不舒服。
她的心理底线很低,只要其他女人不怀孕就可以,所以在这个时期,李牧之为王宫的一些寂寞女子送上了甘泉。
有时间的时候也逗逗李渊小屁孩,李牧之感觉自己有些乐不思明,这里生活也不错。
百日宴结束第二日。
郁成王进宫觐见。
说起大月氏和大宛的关系,那是相当的复杂,以前大月氏和大宛关系比较良好,原因之一嘛,大宛打不住大月氏,所以只能维持良好的关系。
但是这次前来,他们准备把两国之间的关系往上推一下。
说起来拿出来的理由也十分可笑。
这和大夏也有关系。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同俗。無大長,往往城邑置小長。其兵弱,畏戰。”
这是张骞所记载的。
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大宛和大夏具有同样的风俗。居民五官多有高加索人种的特征,并居住在城墙环绕的都市中。
大宛名称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帝于前329年征服了帕米尔高原西部的费尔干那盆地后,因殖民于此地的古希腊人后裔关系所取的,名称上“宛”很可能是从古印度巴利语的耶婆那(Yavana)转译而来。耶婆那在当时泛称中亚的希腊人。
大宛很多情况都和大夏类似。
以前都是希腊人统治,后来大宛被塞人攻占,双方开始融合,也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在大月氏没有来之前,大夏和大宛之间还有一些沟通交流,类似于同盟国之间的交流。
等大月氏来了之后。
就把两国的联系掐断了,一直到现在。
郁成王说,双方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所以现在两国应该继续维持友好关系,争取更上一层楼。
李牧之的双眼眯了起来。
他仔细的审视着郁成王,郁成王毫不畏惧,坦然面对,李牧之对他说的话可信度提高了一些。
大宛为何突然对大月氏抛出橄榄枝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是,不管如何,大宛国都释放出了善意,大月氏必须回应。
大月氏女王轻启柔唇。
“几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频繁不断,我大月氏国更是每年从贵国购买大量的马匹,一直以来两国守望相助,共同面对来自东北方向的压力。”
东北方向压力自然是乌孙国了。
如果把大宛当做中点,他的东北方向是乌孙国,西北则是康居,南部就是大月氏了。
更是东行经帕米尔的特洛克山口可达疏勒,在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乌孙国是大月氏的老敌人了。
双方可谓是生死之仇。
只不过相隔太远,无法报仇。
但是大月氏并不是真的遗忘了仇恨,通过扶持大宛国,给乌孙国也造成了一些压力。
大月氏女王话里话外,表达的就一个意思,现在两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的密切,所以,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郁成王深吸一口气,而后常常透露出来,他沉声道:“不是乌孙一国的事情,还有匈奴。”
匈奴?
这句话一出,殿宇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如果说乌孙是大敌,那幕后黑手就是匈奴,只不过匈奴太过强大,人们只能在心里想一想,不敢实际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