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周明之后又介绍说,牌匾的底色以黑色居多,也有漆紫、红、绿、棕等颜色的。内文最常见就是真金颜色,也是在字上敷贴金箔的“真金字匾”,贴金工艺也很有讲究,除了贴金外,还有镶嵌象牙、兽骨或螺钿的。
方昊听了潘周明的介绍,再想到自己想在一个星期内制作一块古法牌匾,显然不可能完成,而且他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达到系统的要求,这又将耗费他不少时间。
“失算了!”方昊心中叹息,但既然任务已经接了,也没有放弃的道理。
况且,别看奖励只是初级木雕技术,实则相当复杂,其中包含着圆雕、浮雕、根雕等技术,信息非常庞大,而且方昊相信,以系统的神奇之处,很可能把古代那些失传的木雕工艺,也会一起传给他,如果是这样,价值无法估量。
不过是多花一些时间,就能初步掌握这些技术,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当然,考虑到时间越长,不能接受的任务越多,性价比也越低,方昊还是想着越快完成越好。
大家又回到座位,潘周明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说道:“别看只是做一块牌匾,事实上并不容易,首先一点,工具你总要熟悉吧,比如平刀、半圆刀、掏肉刀、特小刀、修光刀等等,如果连各种工具的用法都不熟悉,你觉得能做好吗?”
事实上,在传统的工艺雕刻中,木雕工具往往多达百余件,工艺一般的至少也要30多件,虽说,经常使用的只是一小部分,有的工具只是用来“点睛”,也要花不少时间学习。
方昊有了决定,不会马虎对待,准备认真跟着潘周明学习:“潘老,我考虑了一下,想跟着您系统学习,不知您这里方不方便?”
通过刚才的闲聊,潘周明对方昊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方昊能够跟着他学习,他也乐意之极,当即答应下来:“当然方便,我在过年之前,一直会在这里,只要你有时间,我这里随时欢迎你光临。”
方昊很高兴潘周明这么好说话,以茶代酒敬了潘周明,以表谢意。
“不要这么客气。”
潘周明摆了摆手:“其实说心里话,我同意你跟着学习,也是有要求的,希望你能够多宣传木雕,尽可能让这门手艺能够更好的传下去,不至于失传了。”
木雕刻这一古老的工艺能留存至今,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因为现在生活节奏变快,这门手艺缺乏生命力,如今纯手工刻木雕已经少之又少,大多是机器雕刻省时省力。
这样的环境,再加上本身这门手艺真正要学到家需要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能够赚的钱也有限,但要说有经济能力再学,这门手艺又特别苦累,除非真心喜欢,否则又何必学它?长此以往,失传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方昊答应道:“传播传统文化,我义不容辞。”
朱俊达接过话说:“其实现在经济越来越好,关注传统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我觉得木雕这样的老手艺还是会复兴的。”
潘周明的想法不同,他喝着茶说道:“一般人都觉得,手艺总是不断进步的,但现在的作品却很少能够超过以前的精品,你们觉得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