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归藏知道一句话:多说多错,多做多错。所谓的计谋,其实越简单越好,最好是阳谋!因为阴谋总会有破绽,总会出现意外,但是阳谋却会让人束手无策。
易归藏知道自己的深浅,要弄一个阳谋他还没那个本事,但是玩儿阴谋的话,那就不能有太多人参与,也不能有太多环节。
人一多,暴露的危险就大,环节一多,出意外的几率就大。
所以易归藏这次的阴谋很简单,第一步,散播‘怨念’危及大唐之言,这个散播还不是主动散播,而是等别人问了才说,武则天和其他七位宿老,不过是佐证罢了!
第二步,利用狄仁杰的聪明以及正直、对大唐的忠心等方面,让狄仁杰来做自己和皇帝之间传递信息的口舌。
第三步,逼李治下罪己诏,然后他主持祭祀,利用《祭祀大阵》忽悠一把天下人,完成任务,国师之位能拿就拿,不能拿就不拿。
整个过程,除了易归藏,没有第二个知情人,而且易归藏做的事情也格外的少,他一般只是引导一下,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同样,易归藏还利用了自己狄仁杰、李治、尉迟真金、武则天等几个人的熟悉。
所以,前期可以说很难让人察觉到破绽,唯一的破绽,也是最大的破绽,就是国师之位!如果易归藏坐上了国师之位,那么在众人心中,他就是得利者,他有了策划这件事的动机!
但如果易归藏放弃国师之位,他么他这几个月的努力、辛苦,在别人眼中,那就是没有一丝好处的事情,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动机。
之前,易归藏很想得到国师之位,因为国师之位将是他对抗武则天的一个工具。但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当易归藏察觉到国师之位的‘危险’之后,他就有了放弃的念头。
毕竟对他来说,任务才是最大,国师之位,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更何况还有一个狄仁杰的关注,万一被狄仁杰找到什么破绽,那他将会有一个惩罚翻倍的负面BUFF。
此时的狄仁杰,终于入宫向李治说出了‘实情’。
“陛下,封魔族怨念爆发时间不到两个月了,皇后娘娘和朝中其他七位宿老只是开始,臣恳请陛下,以大唐江山为重……”
果然不愧是狄仁杰,欺君之事他可不会干,反而直接以大唐之势压李治,想以此来逼李治下这个‘罪己诏’。
此时的李治,可畏又气又无奈,同时心中还夹杂着犹豫、胆怯以及一丝丝不知所措。
他想当一个明君,但是这道圣旨一下,这就成了他一生的污点,而且还很丢面子,但如果不下这道圣旨,他最爱的女人……他最重要的江山,都有可能要出问题!
很快,李治就把易归藏叫到了宫里,当面询问他关于怨气的事情!此时的李治,仿佛是刚知道了这一切一般,把易归藏弄的一愣一愣的!
这一点易归藏倒是没有料想到,李治真的是刚知道?易归藏不信,难道狄仁杰之前就没和李治提过?那洛阳那堆道士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