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话,这家婆娘是不敢说出来的。
自然这朱老大一家,守完孝后,没人提没人理回乡下的事情,直到去年,一天晚上,那朱家的大门被踹开,然后一阵哭喊,有胆子大的邻居打开门要去看看,就看到朱家门口守着几个彪形大汉,杀气腾腾的。
见到邻居,也只说私人恩怨,让少管闲事。
那架势,谁敢管?不要命了?
纷纷收回脚,关上了自家大门。
朱家那院子的灯亮了半夜,后来两三天后,朱家的大门才打开了,朱老大脸上破了相,走路一瘸一拐的。
有人偷偷问他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得罪人了?要不要去报官?
那朱老大却含糊的说什么不用,说是一场误会什么的,千万别报官。
这话一说,谁还管他家的?
倒是平静了些日子,过了年,朱老大就琢磨起是不是卖了院子回老家去,私底下拜托邻居街坊问问有没有要买他家院子的,便宜点卖。
其实有不少人动心的,毕竟那院子位置好,用料好,住了这么多年,还稳稳当当的,更不用说那口井了。
当初朱老大要的价格可是六百两,都有几拨人去看了院子,都没有了消息。
后来才听说,只要去看过院子,有买院子意思的人,都被警告了。
说朱老大这院子,本是他们家的,当初朱老大一家子都是他们家的下人,方婆子蒙骗主子,坏了主子的大事,如今主子要问朱老大一家的罪,这院子也要收回!谁敢买,就是跟他们家过不去云云。
这警告的人浑身煞气,看着就不好惹,谁也不愿意买个房子沾惹这些麻烦。
拿着钱哪里买不到合适的房子去?何必触霉头呢?
因此这房子就没人敢要,这两个月,那些人也没见着了,朱老大又动了心思,觉得是不是那些人走了。
咬牙又将房价怒降一百两,只要五百两,也不敢找本地熟人了,只想找外地来的,想着快点将房子脱手,趁着那些人不在,好早点跑路呢。
杨宗保听完,连声感谢这婆子不提,想了想又摸出五个大钱塞给了这婆子,“大娘!真是太谢谢你了!多亏了你这番话,不然我们就要被那朱家给骗了!这点小小心意,大娘收下!改日得了闲,我让我姐亲自上门来谢谢大娘!”
那婆子捏着那五个大钱,又听杨宗保说话好听,也就堆起了笑容,还交代了两句:“这有啥?别跟大娘客气,以后咱们街坊邻居的,常来常往,跟一家人一样呢!有啥不知道的,就来问大娘!”
杨宗保又谢过了,抓了一把糖塞给了那小孩,才出来。
出来撒腿就跑回家来了。
说完这些,三人对视了一眼,若是那婆子没撒谎的话,当初那方婆子送到乡下的,有五成概率就是张春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