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叶风早有准备,他亲自飞往中东,与阿联酋王储达成“沙漠太阳“协议。
战士集团帮助阿联酋建设全球最大的光热电站群。
作为交换,阿联酋主权基金注资战士集团旗下的太空能源公司,共同探索“太阳能空间发电“项目。
在地球轨道上,战士集团发射的“逐日者号“空间电站开始试运行。
这个直径达3公里的巨型环状结构,将太阳能转化为微波束定向传输至地面接收站。
当第一束能量束成功点亮撒哈拉沙漠中的试点城市时,全球科学界意识到,人类真正进入了“太空能源时代“。
叶风在联合国特别会议上宣布:“太空电站的技术将向全人类开放,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地球文明向i型文明迈进。“
然而,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欧盟以“数据安全“为由,要求战士集团开放自动驾驶系统的底层代码。
美国政府出台法案,限制量子电池技术的出口。
面对围堵,叶风启动“文明方舟“计划:在马尔代夫建设全球首个区块链能源交易平台,所有能源交易数据通过量子加密技术上链存证。
在南极大陆建立“未来之城“,这座完全由战士集团技术支撑的城市,将成为验证新技术、新制度的试验场。
在文化领域,战士集团发起“地球脉动“艺术项目。
艺术家们驾驶着改装的战士电动汽车,沿着古丝绸之路进行创作,将沿途的风土人情转化为全息投影,通过车载5g网络实时传输至全球。
当敦煌壁画的数字化影像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立体呈现时,观众们才意识到,这辆电动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连接人类文明的时空胶囊。
若干年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79届大会通过了由战士集团参与起草的《全球能源宪章》。
宪章中明确提出:“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是人类的基本权利“。
此时的战士集团,已从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蜕变为推动文明进步的核心力量。
其开发的“行星大脑“系统,整合了全球能源、交通、气候数据,成为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决策中枢。
叶雨泽站在集团总部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用战士太阳能板拼成的地球图案,耳边响起儿子叶风的话:
“父亲,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不是重复过去的辉煌,而是创造让后人惊叹的未来。“
夕阳西下,无数辆战士电动汽车在城市道路上有序穿梭,它们不仅是行驶的交通工具,更是这个文明时代跳动的脉搏,向着未知的宇宙,永不停歇地前进。
而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已经彻底征服了所有人,于是在大家的一再请求下。
叶雨泽终于把原本留给二儿子的战士集团交到了叶风手上。
因为叶风已经用他的能力证明,他是一个可以让战士集团走的更远的人。
但有一条要求叶雨泽跟他说的很清楚,那就是战士集团的核心技术,永远属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