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此刻天边的彩虹,一端连着军垦城的棉田,一端系着华盛顿的国会山。
中间跨越的,不仅是海洋与沙漠,更是旧时代与新世界的距离。
而那些在风雨里倔强生长的绿意,终将告诉世界:
“能源的革命,从来不是谁取代谁,而是所有的光与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共同温暖这片土地。”
军垦城的秋意渐浓,棉田翻涌着金浪,叶雨泽站在研发中心顶楼,望着停车场里错落停放的燃油车、电动车与氢能车,忽然听见楼下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
王丽娜正蹲在一辆柴油皮卡旁,手里的扳手在发动机舱里翻飞,伊万举着游标卡尺在一旁念叨:
“缸径再缩0.2毫米,压缩比能提两个百分点。”
这场景让叶雨泽想起三十年前,他们在车间里敲打出第一台战士发动机的模样。
那时谁也想不到,这台带着机油味的铁疙瘩会走遍世界——
如今汉堡港的集装箱卡车、里约热内卢的公交专线、迪拜沙漠里的油罐车,引擎盖下跳动的都是战士的“心脏”。
王丽娜擦了擦手上的油污,手机屏幕上正跳出全球发动机出货量报表:累计突破3亿台,市场占有率67%。
“欧盟的碳排放法案又加了条尾巴。”
她把报表转给叶雨泽,“要求2026年起,所有燃油发动机必须加装碳捕捉装置,否则禁止入关。”
屏幕上,德国汽车协会的声明赫然在目,字里行间都是对战士发动机的针对——
毕竟欧洲车企的发动机故障率是战士的三倍,唯有靠法规筑起壁垒。
伊万突然拍了下大腿,把一张图纸拍在引擎盖上:
“让他们加!我们的‘蓝鲸’发动机本来就预留了改装位。”
图纸上,新型燃油发动机的剖面图里,碳捕捉模块像肺叶般贴合在排气系统旁。
“油耗降15%,马力提20%,再加装这个,排放比他们的电动车充电时的火电还干净。”
正说着,叶风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背景是众议院的辩论厅。
他手里捏着一份文件,声音压得很低:
“壳牌联合埃克森美孚,买通了十七个议员,准备提案对战士发动机加征300%关税。”
镜头扫过旁听席,苏西正坐在共和党议员中间,悄悄比了个“三”的手势——那是她和叶风约定的信号,代表有三位关键议员可以争取。
“告诉苏西,把俄亥俄州的农机协会数据发过去。”
叶雨泽忽然开口,“那里90%的拖拉机用的是我们的发动机,要是加税,秋收时他们得停摆半个月。”
叶风眼睛一亮,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实话——去年俄亥俄州遭遇飓风,正是战士发动机的防水性能,让农机在积水中坚持抢收,保住了全州三成的玉米。
挂了电话,王丽娜的手机响了,是巴西经销商发来的视频。
里约的贫民窟里,一辆战士皮卡正顶着暴雨爬坡,引擎轰鸣沉稳得像擂鼓。
“这是五年前卖出去的‘老黄牛’,跑了八十万公里,发动机没动过一个螺丝。”
她笑着点开另一段视频,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人正用战士发动机改装的抽油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