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多余的探索,也好似不关心雨林内还会不会存在其他机遇。
直到,第三天的晚上
轰隆
闷雷声响起,淅淅索索的小雨忽然在雾岛上蔓延开来,淋在雨雾中。
蔓延的白雾先是因为湿度增加而更加稠密,随后又因为雨势加大变得稀疏。
“糟了,要泥石流了”
也不知道哪个眼尖的观众看到,发觉雾山上竟然有滚滚泥石顺坡而下。
并且好巧不巧,正是苏摩前进的方向。
靠近雾山附近的雨林最先受灾,被浓稠的黄泥倾覆,堆高。
接着又是更远处的雨林被波及,一排排参天巨树轰然倒塌,掩盖了前路。
苏摩本只剩最后一百多公里的脚程,被这么一搞,必须得绕路才能抵达。
而这一绕,又多了近百公里
“这他的,故意搞针对是吧”
苏摩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如果游戏不想看到有人在这次决赛中夺得大奖,大可以设置一些变态难度的关卡来劝退,没必要用如此明显的方式。
当然也不排除就是想恶心人,所以才搞出这种巧合。
“本来还以为可以靠常规方式通关,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苏摩停下脚步,心中稍有可惜,但也明白人力的极限恐怕到此为止。
再往后无论是穿过各种意外的自然灾害,还是攀登这座五千多米的雾山。
仅仅凭借意志力和运气,恐怕只能在梦里幻想一下问鼎。
“既如此我摊牌了”
将挂在身上用来拉车的草绳卸下,苏摩晃晃脖子,拿出兜里的小方块。
就地一抹,之前用来通关重力沼泽的战甲出现在地上。
比起之前在未来遗迹中制造的逐日战甲,现在的重力战甲就和铁罐头似的。
不仅造型粗犷,连接处粗糙,就连细节也几近于无。
如果非要找一个相似的原形,大概是钢铁侠在山洞中打造的初代盔甲模样。
要说唯一不同的地方,那恐怕是两者供能物的不同。
前者是方舟反应堆,而后者则是
“升级融合所有模块”
从储物收纳模块中抖落出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模块,再拿出五块能石。
绿光射出,从战甲出发,无形链接在所有物品上。
足有2190的特殊生存点使用,彻底清空半年存货。
随后整个盔甲表面开始不断震荡起来,无数模块飞起融入。
先是头部,从原来敦实的圆形变成了尖锐的鹰头,锐利的线条勾勒出一种强烈的攻击感。
继而是颈部,比之前还要更加粗壮,两侧伸出小小的排气管,有微弱的白气从中喷出,吹散附近的雨点。
再到下方的胸甲,腹甲,背甲。
先是四块能石上下左右嵌套进盔甲中,最后一颗较大的能石居于中央。
继而在苏摩的注视下,背甲的后方忽然展开一对羽翼,足有近两米长,散发着浓重的金属光泽。
同时,腿部也嵌套进了一级的反重力模块,使盔甲整体重量更加轻盈。
“阻止我步行过去,那就让我看看能不能阻止我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