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三(4 / 4)

弘治皇帝想了想,这些日子朝廷没什么事,应当是没什么。

没多久,朱厚照就风风火火进来了。

一见弘治皇帝,朱厚照就直接开门见山道:“儿臣见过父皇,母后,曾祖母。

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

弘治皇帝笑吟吟地看了朱厚照,“太子来了啊,何事?”

看来,这几日,父皇的心情,很好啊。

“朝鲜国李隆上奏求册封一事,儿臣觉得事有蹊跷,事关重大,前来禀告父皇。”

这事,弘治皇帝有些印象,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处理。

他本就是纯孝之人,对此,自然更是准许,对这李隆,多了几分好感。

“此事啊,朕知道,这李隆为人子,此事也算是他的孝心,内阁那,应该是批了,怎么,刘公有不同见解?”

“不是刘公”,朱厚照摇摇头“父皇,是儿臣觉得其中有所蹊跷,父皇请看,这是朝鲜的上表,父皇就没看出什么问题?”

“好了,好了,你们父子若是有国事商量,去别处,别在这碍着哀家看曾孙。”

太皇太后有些不满的嘟囔。

弘治皇帝看了朱厚照一眼,示意去偏殿。

弘治皇帝看起奏表,仔细看了半天,“朕看这奏表除了文笔有些欠缺,其余的,倒也没什么大问题啊。”

“父皇,这就是问题啊。

朝鲜臣服我大明百年,儒学盛行,几乎和大明一般,都已书同文,说着汉话,用的也都是儒家的经典。

他们的文人,自幼便习汉字,学习四书五经,功底深厚,虽不及我大明的翰林,但也有些饱学之士。

父皇看这上表,父皇以为,这是朝鲜朝廷上表,朝鲜的文官,会发生这样的错误?

儿臣以为,这应当是朝鲜国王私自上奏,并没有与国内的文臣们商讨过。

看来,朝鲜国内肯定出了什么变故,李隆方才急需金册,得到父皇的支持,弹压国内的不满。

再说,国家法度,若是册立了王太后,那现在的王太后如何自处?

这些,朝廷都不清楚,所以儿臣招来刘公,将此事搁浅下来。”

弘治皇帝有些懵逼了,然后一琢磨,是啊,要是没事,那李隆为何要瞒着国内的臣子寻求朝廷的支持。

“太子,你以为,朝鲜国内,出了乱子?”

“儿臣不敢妄言,不过此番朝鲜国内也派人来了,儿臣想找个时机套套话,再者说了,若是朝鲜生了乱子,恐是辽东最先有消息,若是有百姓,官员,宗室逃亡辽东,此事,便可确定下来了。

因此,儿臣想让王岳在边境准备一支军马,应付各种情况。”

准备军马,弘治皇帝愣了愣,突然间目光如炬:“你是想插手朝鲜国内之事?你可知道,朝鲜可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啊。”

朱厚照点点头,笑了:“父皇,今非昔比啊。”

萧敬脑门上一头的汗。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