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嗣等十一路太守,脸上也是涌现喜色。纵然他们知道这次封王之事万无一失,但真正得到天子同意,他们还是忍不住高兴。
封王!
相对应的,濮崟和李秣,则失魂落魄,他们清楚,天子一旦分封诸王,这天下,将彻底失控。
酆朝嘉德八年八月,北宫,天禄殿。
三年前,聂嗣曾在这里拜九州鼎,誓师出征反贼。现在,他将在这里,受封为王。
封王之事繁巨,自寅时开始,众人上祭三皇圣帝,再拜酆室历代天子,一直到日出,方才走到最后的流程。
宗伯站在天禄殿前,看着下面乌泱泱跪着的百官,以及站立在九阶之下的十一位太守。
此刻,聂嗣居正中央,其余十位分列两旁。
宗伯深吸口气,从内宦的木盘中取出绢帛诏书。
“天子诏曰;今天下纷扰,先有三王为祸,后起赵氏之乱,幸有聂氏子嗣,兴义军,灭反贼,勤天子。鉴其南风斯玄,俊秀笃学,颖才兼备。事国君,甚恭;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亲;事臣仆,甚威。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西土,号曰燧,世为酆藩辅。”
合上诏书,宗伯看向聂嗣所在方向,“请燧王!”
“请燧王!”
一声喝响,聂嗣抬起眼眸,缓步前行,慢慢登上台阶。
聂氏起于商丘风氏,血继三皇燧人氏,故宗祠初代先祖灵位,无名讳,只绘火焰。
西属金,燧生火,五行之中,霸占金与火,便注定,燧国将立于不败之地!
聂嗣至高台之上,年老的宗伯,颤颤巍巍的接过内宦手中的平天冠。
区别于天子的十二之数,诸侯王的平天冠只有九数。即,九旒之带、九玉之数、九寸之长。
便在宗伯取下聂嗣发上玉冠,准备给他戴上平天冠的时候,聂嗣忽然伸手接过平天冠,自己戴上。
“此等小事,不劳宗伯费心。”
见状,宗伯尴尬一笑,退至一旁。
将玉簪横插平天冠,聂嗣微微整理身上绘有‘日月星辰,山鸟花虫’的王服。
这套王服,属于酆朝审美,聂嗣自己并不喜欢这种黑色打底的服饰。
转身,面向百官,握剑。
“拜燧王!”
随着宦官一声高喝,百官纷纷躬身作揖。
而此时,钟鸣浑音。
这是对王的尊重。
而聂嗣,则微微颔首,以示回礼。
人群之中,聂垣、聂桓、崇侯翊、栾冗、甘瑢、蔺琅、庄布等人心潮澎拜。
那道高台之上的影子,将是他们的王。
这一刻,聂嗣倒是没有意气风发,因为这些人并不是真心拜他为王。
末礼之后,聂嗣走入天禄殿,来到雍州鼎前。
看着古老的雍州鼎,聂嗣莫名一笑,他这算是‘问鼎轻重’吗?
不过,他现在只能问问雍州鼎有多重。
这个时候,他倒是想起一句话。
“天下在德不在鼎,哼,迂腐之言。”
“乱世天下,在武不在德!”
孤,会用刀剑,为耕犁拿下耕种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