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传闻燧王麾下有两万铁甲,他一旦出兵攻打我们,兵力绝不会低于万人,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说话的是王毋择庶出弟弟王敬则。
“可是,燧军会走哪儿进攻我们?”有人提问。
王敬则看着简陋的舆图,沉吟道:“应该是走扶风,这条路是最常用的道路,雍州人最熟悉。而且,走这条路也方便补给。”
“那临泾和彭阳呢?”有人问。
彭阳在临泾之北,也是一座山中小城。
“如果走临泾,我们可以在泾阳把守。”
泾阳,乌氏城东南的关防小城,卡断泾水。不论是走临泾还是走彭阳,最终攻打乌氏,都必须要先拿下泾阳。
王毋择低沉道:“可我们手中只有三千人。”
虽然他对外宣称自己有五千人以上,但以安定郡的条件,根本就养不活那么多人。
“太守,兀奴那边呢?”
“他?”王毋择冷笑,“眼看就要入冬,这些狼崽子根本不愿意拿出多少人帮助我。”
闻言,王敬则心情变得沉重。
“太守,还是尝试联系一下吧,就算兀奴只给一千人,我们兵力也能增加。”
王毋择沉默一会儿,而后道:“可以,我会尝试联系他。但我还是决定,先在安定征兵,不管能征到多少,能得一些是一些。”
“唯。”
顿了顿,王毋择问弟弟,“灌峻还是不愿效忠吗?”
王敬则点点头,“他说太守和白狄勾结,他绝不做国贼。”
“哼!”王毋择阴冷道:“给我盯住他!”
“唯。”
若非灌峻曾是安定郡尉,且在安定军中有些许威望,他早已将灌峻斩杀。
目前,灌峻被王毋择囚困在城中,日夜被人监视。
但,百密终有一疏。
庭院中。
“灌校尉,这是燧王让奴婢交给你的。”一名样貌普通的男子递给灌峻一份帛书。
燧王?聂嗣么。
灌峻轻轻吸口气,接过帛书。
须臾后,他将帛书收好。
“你们能助我脱困?”灌峻问。
男子一笑,“带走灌校尉一人还是可以的。”
“好,我愿助燧王剿除勾结白狄的国贼。”灌峻郑重抱拳。
聂嗣和王毋择,灌峻不需要考虑也知道该怎么选择。从前他没得选,但现在有选择,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在这里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