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男神从做游戏开始 > 260.曹老板居然有小三?!(第2章)

260.曹老板居然有小三?!(第2章)(2 / 5)

得先从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如京这个人说起。

张如京是个非常厉害的中国人,他先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77年他进入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担任工程师。

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的创办人张忠谋当时也在德州仪器就职,直至1985年,而张如京则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

后来张如京在中国宝岛创立了代工厂商世大半导体,但彼时中国宝岛已经形成台积电和联电两座大山,世大半导体最终被台积电以50万美元买下,这一年正是2000年。

经过此事张如京决心回到大陆,当时中国大陆正在鼓励发展半导体行业。

在世大被收购的第二个月,张如京就筹资了14.8亿美元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中芯国际。

能在短时间内就募集到了14.8亿美元,可想而知张如京的魅力有多强,而资本是多么看好他。

此后中芯在上海一口气建了3座八英寸芯片厂,帝都建了2座12英寸芯片厂,随后又收购了摩托罗拉在天津的一家8英寸芯片厂。

加速扩张使得中芯国际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创办仅4年的中芯国际赴美上市,很快就跻身半导体代工行业的领先阵营。

05年,中芯国际已经能生产出90nm芯片,比最厉害的台积电就晚了一年的时间。

而现在,在手机和电脑行业90nm芯片就是用得最多,最先进,普及度最广的。

04年的时候,中芯国际就已经实现了盈利,整个04年收入9.747亿美元。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超过台积电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张如京创办中芯国际之初带走了一批原属于台积电的班底,且沿用了台积电的工厂运营模式,为诉讼的争端埋下了隐患。

台积电从03年开始就借此起诉中芯国际侵犯其专利权及商业秘密,中芯国际因此承受财务损失及技术限制。

04年官司打到一半,不堪其扰的中芯国际提出跟台积电庭外和解。

首次诉讼和解后,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达成互相授予对方专利权的协议,中芯国际需分6年支付1.75亿美元。

自2005年起,前5年每年支付的3000万美元赔偿支出均占中芯国际研发支出的30%以上,削弱了公司的研发投入能力,降低了经营收入和净利润。

但是06年台积电依然不肯罢休,继续提起诉讼。

在这个情况下,身心俱疲的张如京提出了辞呈,辞去了中芯国际的职务,然后中芯国际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内斗当中。

可以说中芯国际并不是没有技术或者研发能力,主要在前进的道路上面经历的波折太多,所以从05年之后,中芯国际的芯片制作工艺就逐渐下降,被台积电拉开了差距。

其实是一件很令人惋惜的事情。

如果张如京没有辞职,中芯国际没有在诉讼中被压垮,又或者有某个强有力的力量能支撑它一把的话,也许未来不会被人卡脖子卡得那么死。

不过好在,中芯国际在19年以后,在大牛梁梦松的带领下,逐渐将芯片赶了上来,21年我们已经能够生产7nm的芯片,只不过良品率还没那么高而已。

台积电的5nm甚至2nm,也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往后推进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了,这给了我们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

……

现在是05年12月。

正好在中芯国际的转折期当中。

诉讼方面,搞不好曹阳还能抬一手。

至于资金方面……

曹阳指着中芯国际说,“就它吧,反正都是生产90nm,给大陆企业也相当于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了。”

中芯国际后来因为失去了大量的订单,在经验和制造上落后于人,这也是一种必然。

就像曹阳经常说的那样,所有人都是在不断的经历挫败,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前进的。

没有实践怎么可能会有改进?

台积电的大量积累,也是有很多实践的因素。

而且中芯国际如果生产出来的芯片没有人买的话,那么就更谈不上资金回流,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订单,以后的研发也会受到限制。

前世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拖累的。

现在中芯国际跟台积电的差距只有一年,曹阳完全可以抬一手。

把订单给中芯国际,也相当于拉他一把,至少能保证即使官司打输了,要支付高额赔偿金的时候,他们是有底气的。

最新小说: 小娇娇要出嫁,高冷指挥官急红了眼 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 重生:校花不甜,我为什么要舔? 娱乐:德云少班主?抱歉,不干了 顶级赘婿 文娱:开局忽悠野蛮大小姐拍电影 官途:权力巅峰 下山后,闪婚绝色美女总裁 我要赔钱去修仙,我真不想当首富 重生高三:这一世翻手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