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也算朝廷私密之事,怎能弄得人尽皆知呢?
陈恪正腹排着那都察院御史之时,有几人又突然都开口了。
“没错,我爹是吏部侍郎,他也说过。”
“我舅父说过...”
“我兄长也说过...”
一言一语中,坐实了此事乃是陈恪与老朱谏言的。
“就说吧,这江宁侯真不是东西,今晚就把他家那宅子烧了去,你们谁去?一起!”
烧别人家以为是多光彩的呢,此人出口报名者竟络绎不绝。
陈恪嘴角挂着冷笑。
哼,当着他的面竟说要把他宅子烧了,若让他们得逞,那他可才是窝囊。
“你去吗?”有人问。
自个儿烧自家宅子,这可是稀奇。
正当陈恪要回应之时,外面一阵嘈杂,陈恪转而换了正要出口之言,道:“是孔先生来了吧?我们是不该去迎迎?”
孔敏学到了,不用陈恪多说,这些士子便会抢着去相迎的。
很快,孔敏学被迎接进来。
给陈恪让座那人,迎接过孔敏学后重新返回,坐于陈恪旁边,惊奇问道:“你没去?”
所有士子都去了,他若不去,岂不显得有些另类?
陈恪哼哼哈哈,回道:“我回来的早。”
回来的早可不代表去了。
陈恪回答后,那人惊呼,道:“还是兄台你积极,若是不然,等再回来,作为可就得被抢走了。”
明知道座位要被抢走,还去争着抢着去迎接孔敏学?又不是一会儿见不到?
通过交谈,陈恪得知,此人名叫樊学文,山东人氏,是国子监的监生。
能从地方上进入到国子监,那才学便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最关键的是,这樊学文还与孔圣是同乡。
正因为此,这樊学文在这些士子中还是很吃得开的。
“孔先生讲学向来是座无虚席,祭酒曾邀请过数次从未请得动,今日能因朝廷海外贸易之事听到孔先生的讲学,绝对是三生有幸了。”樊学文已不是一次表示,此生能听孔敏学讲学的荣幸。
说着,孔敏学的讲学已正式开始了。
首先第一步,孔敏学介绍了士子于朝廷的重要性。
“自孔圣周游列国,推崇儒学起,到董先生摆出百家独尊儒术坚定了儒家兴盛,之后朱子等多少先贤开山立派,又有多少士子寒窗苦读,弘扬儒学才有了今日之儒家。
历朝之中哪个盛世的出现,能离了贤良辅佐,贞观中的房谋杜断,宋仁宗之时的包拯,范仲淹等等举不胜举,正因为有他们才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盛世。”
一番话,让那些士子觉着他们就是下一个包拯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