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老朱的心思(1 / 4)

“别都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们之中家里有不少人是经商的吧?”陈恪问道。

这点儿不用调查,便可知道。

寒门子弟是也可读书,但那是微乎其微的。

从蒙学到考中童生,再到考中举人有了做官资格,至少得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寒门之家,倒也能供到二十岁。

可又有几人是在二十岁能够考中的,三十四十,比比皆是。

一般穷苦人家,谁家有多余的粮食白白养着一个壮年丁口。

所以大部分士子,要么是地主,要么是小自耕农,要么就是经商的,反正绝对不会是贫寒之家的。

而且,凡是地主,自耕农只要手中有了资产,便必然会涉足商业的,以赚取更多钱财的。

陈恪出言,没人答话。

谁敢说,谁若说自个儿家不是,那当场就可查验。

陈恪紧接着便又道:“你们若谁敢说,能让你们家不再经商,再来说这些吧。”

这样说,就更没人敢接了。

“既没人敢,一切便都免谈了,比你们自己赚的盆满钵满了,却不管别人的死活了,这可不太地道。”

自己还涉足其中呢,却反对别人去做,这可说不过去。

陈恪出言,依旧没人说话。

今日本是由孔敏学讲学,批判朝廷扶持商贾之事。

没成想,孔敏学不过才说了两句,主场却被陈恪抢了过去。

陈恪知晓,孔敏学若引经据典与他辩驳的话,他绝对不会是是其对手的。

因而他那一番话讲完,没再给孔敏学任何讲话的机会,随之便做了最后的总结,道:“任何事物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儒学发展至今经历了多少次变革?这次也是一样,经济乃是国之命脉,非发展不可,谁若不顺应时代潮流必将只有死路一条。”

老朱可并非轻易妥协之人,只要是老朱认定的事情,那就绝不会被人所阻拦。

丢下这句话,陈恪抬脚便走。

走至门口,随之又转身道:“你们还是散了吧,朝廷花钱培养你们是为你们能为国为民所效力的,而不是让你们聚众闹事给朝廷出难题的。”

之后,陈恪径直离开国子监。

那些士子虽还有人不认可陈恪所言,但孔敏学却觉自己在陈恪一番言语打击下颜面招致损害,完全没有心思再讲下去。

吵吵着,要去找老朱告状。

这事儿乃是老朱拍板定下的,即便是找老朱告状,怕是也得不了什么好结果。

其实说来,主要还是孔敏学降不下去了。

若能讲下去的话,在这些士子面前为自己的言论积累名气,再去老朱那里告状,不是更能给自己增加筹码吗?

孔敏学离开后,其他士子自是纷纷散去。

虽说是江南之地的格局,好像是商放于了第一位,但士子的地位却并未降低。

反而有不少百姓开始寻那些士子请教起来。

因为贸易往来即便送货那也得识字才行,不识字连个营生都不好找。

读书,那是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受人尊敬之事。

说到底,那些士子其实是担心重商之后,他们的地位会被拉下。

既然没有,他们也不会那么反对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