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安史之乱爆发了。
躲过一劫的他,彻底的隐居起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61岁时,他去世了。
“王维多才多艺,写诗画画无所不能!李杜之后的第三人,非他莫属!”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才是高手!”
“他非常善于运用色彩和光影,很讲究虚实,冷暖,动静的结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诗,读起来太舒服了!”
“王维和孟浩然有什么区别?”
……
安史之乱后,中晚唐时期。
皇帝、权臣、藩镇、宦官,各方势力竞相角逐,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安史之乱后,朝廷自己镇压不过来,只能靠地方自己来。
但是等到了叛乱平定之后,皇帝就发现,一股叛军倒下去,千万个割据势力站了起来。
这就是中晚唐的特色:藩镇割据。
外部不安定。
内部也不和谐。
很多的大臣也跟皇帝对着干。
于是皇帝有很多军国大事,就开始和宦官商量起来。
渐渐地,这帮宦官们的权力,就越来越大了,到了后期,甚至到了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
而面对着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局面,朝臣们自然是看不下去的。
于是大家纷纷出来斗争。
不仅和宦官斗,朝臣之间也斗。
这就是党争。
这中间,发生了很多大事件。
比如永贞革新,代表人物,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
比如武元衡遇刺,堂堂宰相,在路上被人给杀了!
比如斗争了几十年的牛李党争。
这场漫长的大战,把很多人都卷入了进去。
元稹、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的命运,都受到了党争的影响而改变。
接下来,就是中晚唐的诗人们登场了。
……
元稹的祖辈都是做官的。
但是因为他爹死得早,所以他小时候是很穷的。
十五岁那年,他一发中的,考上了明经。
然后他从基层开始做起。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后来被他写成了《西厢记》的女主崔莺莺。
后来元稹和白居易一起参加了吏部的考试,两个人心有灵犀,志同道合,成为了此生最好的朋友。
元稹在经历了早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妻之后,和韦丛的五个孩子,也只剩下一个女儿还活着。
他的一生,很惨了。
但是,他的官场生涯也是祸不单行。
被一贬再贬。
最终,他在53岁的时候,死在了武昌任上。
元稹是最会写悼亡诗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他是怎么做到一边写着深情的悼亡诗,一边又经常和白居易嫖的……”
“元稹,恶心!”
“元稹就是渣男,西厢记里的张生就是他自己!”
元稹去世很多年后的一天晚上,白居易神魂颠倒,他又想起了他。
他写道: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可见两个人的情深。
……
数不尽的唐诗,数不尽的风流。
祁元笔下的大唐,太美太好。
这些诗人,这些诗句,在大家的口口传诵之中,在这个异世界,逐渐地深根发芽,肆意生长。
璀璨如银河般的唐诗,必将影响这个华国,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