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政权当中,最有希望南下的就是势力最大的朱温,挡在他面前的政权有三个,即杨行密的吴国、马殷的楚国,以及王建的前蜀。
杨行密对朱温的态度是坚决反对。
朱温未尝不想南下,只是杨行密死活不让道,曾几次痛击朱温,朱温也对他无可奈何。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潮(闽国)、钱鏐(吴越)、马殷(楚国)、刘隐(南汉)能够紧随杨行密之后成功建立政权,未尝不是沾了杨行密的光,可以说吴国就是南方诸国的屏障。”
“王建(前蜀)的对外政策是保境自守,隔山打牛,对势力相对弱小的李茂贞软硬兼施,利用李茂贞屏卫前蜀,不跟朱温撕破脸皮,更注重与李克用保持友好往来,在地缘战略上对朱温构成夹击态势,使朱温不敢轻举妄动。”
“朱温之所以不敢南下,最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李克用的威胁太大。”
故事继续。
在五代十国的第二阶段,梁晋争霸成为了局势重心。
这一年,朱温任命部将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后来这个政权成为了十国的第七个国。
荆南的大部分地区此时已被邻国瓜分,只剩下一座江陵城还在朱温的掌控之中,朱温任命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很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可朱温想不到的是,这个弹丸小国的寿命居然长达57年,比他那只有16年寿命的后梁可活得长多了。
908年,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承袭父爵。
整个五代十国,李存勖是最为璀璨的将星之一。
朱温或许并不是太畏惧李克用,但是他对李存勖是又敬又怕,曾经说生子当如李存勖,自己的儿子跟李存勖相比只是猪狗。
开平五年,李存勖在高邑大败了朱温亲自统帅的五十万大军。
攻破燕地,将刘仁恭活捉回太原。
914年,李存勖消灭刘守光,随后降服李茂贞,923年消灭后梁,登基称帝,建立后唐。——这是五代的第二代。
但是后来的李存勖沉溺声色,因为宠信优伶,后唐帝国于926年发生叛乱,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
趁着局势大乱,孟知祥割据蜀中,脱离后唐控制,把蜀地变成了私人领地。
孟知祥后来称帝,国号为蜀,史称后蜀。——这是十国的第八个国。
“哈哈哈!李存勖的一生,简直就是五好青年的中年堕落史啊!”
“在他功成名就之前,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积极向上,但是在登临帝位之后的他,却变得骄傲,自私,刚愎自用,好大喜功!”
“朱温要是晚死几年,后梁会不会就没事了?”
“哈哈,但是色令智昏的朱温被自己的儿子给弄死了啊!”
“李存勖这个人物,祁元塑造得很丰满啊!有血有肉的!我喜欢!”
“·李存勖本是可以结束乱世的英武帝王,但是却被一群戏子杀死,这个剧情实在是……太戏剧了,啊哈哈!”
李存勖死后,后唐帝国几经辗转,又存活了10年。
936年,石敬瑭联合契丹人消灭后唐,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是五代的第三代。
“石敬瑭这个垃圾!!居然把燕云十六州给割让出去了??”
“这个憨批!”
937年,吴国发生政变,权臣李昪强迫吴主禅位,改国号为齐,后来又改为唐,史称南唐。——这是十国的第九个国。
南方诸国当中,南唐的势力比较大,尤其是在945年消灭闽国之后,国力更是达到巅峰,成为南方第一强国。
石敬瑭在位期间,对契丹人奴颜卑膝,遭到了内部的强烈反对。
他去世之后,新帝有意扭转局势,摆脱契丹人的控制,与契丹交恶。
947年,新帝成为俘虏,后晋被契丹人消灭。
契丹人原本打算入主中原,然而因为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致使中原百姓反抗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