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大的一个政治特色,就是扬文抑武。
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两位皇帝后金国两次南侵,直接被金军劫为人质。
这就是“靖康之耻”。
而宋朝败落的转折大抵就是从从赵佶开始的。
自他上台后,先是继续扩大党争、扩大****,甚至搞出了元祐党人碑这类的恶心事件。
紧接着他就贪图享乐,大造皇家园林,搞出“艮岳”,之后又重用蔡京、梁师成、童贯、朱勔等人,使国家政治混乱、民怨载道,导致了方腊起义。
而面对金国第二代皇帝完颜吴乞买的进攻,宋朝军队表现的毫无战斗力、抵抗力。
于是,赵佶将太原这个烂摊子扔给了大儿子赵桓,自己逃到江南,只是最后终究还是逃不脱,成为了金国的人质。
又其后,宋高宗赵构直接跑到了南方,是谓南宋。
而且,有宋一朝再都没有回到过当初的北宋的版图。
这期间所谓的中兴将领们一心抗金,无奈赵构却胸无大志,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这就注定了岳飞等人的悲剧。
再其后,宋朝的皇帝换来换去,却都只是一些无才无志之人,甚至都不算是正常的人。
大宋江山在这些不知所谓的皇帝手中,更是风雨飘摇、几近末路。
同时,多年来求和赔偿政策,已让国家经济实力捉襟见肘。
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享乐的风气,军兵们士气丧失殆尽,大家都没有打仗的信心和勇气了。
所以即使有个别的英勇之士,但一已之力又怎能阻止整体颓势,不过是螳臂挡车罢了。
最后,蒙古族强势崛起,建立元朝,宋朝灭亡了。
在祁元的笔下,宋朝,没有了盛唐的恢弘大气,有的,仅仅是畏畏缩缩的小家子气。
无数的读者们,看完了新书,都唏嘘不已。
“两宋的故事,看得我心梗都要犯了!”
“祁元写了大唐之后,我就知道,没憋着好屁了!这不,挫宋来了!”
“原本我以为唐诗便是祁元塑造的巅峰了,但是没想到,在两宋里,虽然国家不强势,但是这个宋词,我你妈,真牛逼啊!”
“苏轼!辛弃疾!”
“原来祁元唱的《但愿人长久》是这么来的啊!”
“宋朝的优势还是有的。
在这个年代,市得到开放,商业兴起,贸易也发达起来,出现纸币交子之类东西。
而且民间娱乐繁荣,寻常城百姓家歌舞兴平,嘤嘤向上。
许多接**常百姓家娱乐通俗作品等,列如评书之类的,都发展了起来。
印刷术得到了改进,书得到一定传播。
宋词,也体现出了文学作品日渐通俗话趋势。
文化繁荣,思想纵流,朱子学派,心学,理学儒学新发展,思想进行深度辨思。
古文化得到重新的修正,好多古书得到校检,出现了一批名相。什么欧阳修,范仲淹,一大堆。”
“但是这些优点和挫宋的垃圾点比起来,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冗兵,冗官,冗费。委曲求全,以为讨好辽金,皇帝大多昏庸无能,气的大臣叫唤不听。”
“哈哈,大家仔细看看宋朝大臣个个很厉害哈。文有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等,武将岳飞,杨家将,韩世忠,等等。宋朝臣子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宋朝,是目前为止,祁元笔下唯一的皇室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时代了吧?而且,在书里,这次是第一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两宋对外军事无力,这一点是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点!”
第二天还未结束。
很多的读者们,用快速浏览的办法,基本上,是把新书的内容读完了。
大部分的读者心中,都觉得这一次的新书,从家国方面来看,看起来不是很爽。
但是。
这部书里,有宋词。
某个诗词交流群。
一名网友忽然发文:“卧槽!苏东坡!!千古神人也!!”
“???”
“兄弟,你在说啥呢?酒喝多了?”
“哈哈,你也在看祁元的新书啊!我刚刚看到苏东坡写下了《但愿人长久》!不得不说,祁元这个伏笔埋的,从他当年参加《最强唱作人》这都多少年了?”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
“兄弟,赶紧去看祁元的新书!主线剧情可以先不看,优先把最后的副册《宋词三千首》看一遍。其实也不用看一遍,你就看看苏轼这个人写的词,就够了!”
“卧槽!我站都站不住了!满篇的文气,直冲我的眼睛脑子,DNA都在颤抖!”
第二天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