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罗南仅有的两本。
而像这样能够拼接起来的、相对完整且能找到对应“干扰源”的记录,两本加在一起,其实也只有这一组。
后面就是想再进行类似实验,也是难为无米之炊。再去收集,主意岂不是要打到李维头上
这么一想,难度就上来了。
罗南叹了口气,吹去了前方弥漫的烟尘,又翻到扉页。
这张记载有“十六字诀”的页面,在之前的情境下,竟然有某种封印之力,能够抑制笔记中“妖魔留迹”的异力激发,是罗南主动将其卸下之后,才一发不可收拾。
这点连罗南都没有想到,回头要好好研究如此妙处,是这本特殊笔记上的扉页上独有呢,还是
罗南就想到了,前段时间才和罗淑晴女士一起封装、安置的那些分页笔记。
罗南心思百转,但也不妨碍他穿透烟尘水雾,进入到堡垒塌陷区域深处。
此时他已经脚踏实地,脚下正是对面“天人图景”向“内宇宙”转换过程中,领域力量作用的成果和废墟。
很多时候,秩序排布会扭曲人们的感知,让人对目标的“规模”做出误判,可能放大,也可能缩小。
北岸崩塌的堡垒,亦在此列。
当白骨架与土石方整个垮塌之后,高度是降了许多,可废墟所在,似乎才能真正见出它短时间内作用的强度和规模。
回想整个过程,从领域规则投射至物质世界,到堡垒崩塌,也不过就是几分钟的功夫,却已经对山川地形,造成了这般影响。
后续肯定还有更深一层的变化。毕竟,它在时空架构上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
可惜,罗南已经不能允许它进一步拓展下去了,否则真要酿成滔天大祸。
现在么好像还能接受
罗南停下脚步,站在一处稍高些的土石废墟顶端,遥遥下看。
在他脚边不远处,是昏迷不醒、状态糟糕的蛇语,衣不蔽体,身上有多处烧蚀痕迹。
而距离他大约五十米左右的距离,是一处与周边区域差别较大的凹陷地形。
就好像是圈干涸的池塘,底部看上去非常凌乱,又隐约存有一些秩序残留。大部分和堡垒主体一样,都是由白骨和土石共同铸就的物件,看上去是柱体形制,林林总总怕不有数百根。
但里面大半催折、倒伏,只有部分柱体还保持完整,让罗南看到它们上面已经成型的“蚀痕”,以及暗红色的高温“余沥”。
事实上,这处“干涸池塘”仍保持着很高的温度,周边土壤有结晶化的情况,周边空气则分外干燥,烟幕空气都微微扭曲,偶尔甚至能够迸出点儿火星。
罗南怀疑,刚才在船上听到的爆音,是不是因为这片凹地的特殊环境,导致的粉尘爆炸。
蛇语说不定是正面挨了记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