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南并未在这玄虚概念上过多纠缠,此时就在地球这星空微缈的一点上,不可计数的“操纵线”与相对有限却也复杂的“荧光线”交错攒簇,好像随时会绞缠在一起。也确实会交错而过,但只要没有动念,二者就不在一个维度。
“操纵线”的目标不在于别处,它就击打在虚空模糊“水波”之中,却总是无法对那“倒影”真正做点儿什么,便是搅出浊烟乱影,也很快恢复如初。
“磁光云母”的力量依旧透不过去。
所以,还是要“迁移”或“再造”……
罗南老早就想把磁光云母迁移到“外地球”了。
不提这般宏阔的视角,只论最现实层面:“外地球”那边,“开垦团”坚决保持与地球的距离,高高在上,远在深空之中,罗南则因“手短”,难以触及,只能让核弹砸头,再好的脾气,给砸了十几轮之后,也要崩掉。
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罗南可选可行的迁移方案中,“真理天平”路线置换代价太高,且过于血腥;“披风”app的“有所求”路线因为一次系统升级,整个地停滞掉。这般情形下,罗南也不能僵着不动,就考虑着在“外地球”自己动手。“内地球”的磁光云母也是他手搓出来的,大不了“内外地球”各一个……
可现在,还差一点。
磁光云母没有“灵魂”一说,面对真幻虚实不分的时空屏障,哪怕有“往生之门”架设其间,想转换形态穿过,也几乎不可能。于是,只能烦躁地运使“操纵线”,在时空屏障前拍打,尤其是春城西南火山区、埃城公正教团总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这些存在或转向“往生之门”、理论上与“外地球”屏障最薄弱的地带。
罗南心态倒还好,他审视“外地球水族箱”,回归“幻想构形”理论,琢磨之前“内地球”的磁光云母成就的过程。
按照“幻想构形”理论,生命是从纯粹的“物质层”,“跃升”进入“生命层”的产物。而要完成跃升,则要有一套最基本的结构。理论创立和研究者对照天渊帝国的“原初范式”,以正四面体为参照,定下四个条件,是依序爬升的层次,也是循环往复、互相干涉作用的架构支点,称为“端”。
但凡生命,有此四端,便有了跃升的资本。
磁光云母也是生命,若有成形,也有“四端”的要求。
此时“内地球”的“倒影”,“外地球水族箱”之内,就有一个模糊的“正四面体”架构。
它并不存在于物质层面,只是罗南在那一时空留下的临时笔记,象征着磁光云母的再造进度和缺憾。
此时模糊的“正四面体”四端之中,有三个端点亮起。
第一端,从“物质层”转化而来的生命基质,构造而成特殊的生命机能。
磁光云母根子上是“幻想种”,在这一层面上,要求反而不高。重点在于特殊机能运转的架构,而罗南在“内地球”的时候,在“磁光云母”生成前后,在现实与梦境世界中,对此已经有上万轮迭代优化,肯定足够了。
在“外地球水族箱”里偶尔闪烁的磁光电火,便是明证。
故而“第一端”亮起。
然后是第二端……没亮。
第二端要求的条件是,生命成形后,为了维持生命结构、保持基础机能、使生命延续,自发从外界摄取能量、繁衍生息的基本欲望驱动。
仍是那个情况:磁光云母是“幻想种”,它的欲望驱动注定与血肉之躯不同。
在内地球,罗南是借了“牛鬼”的“虚无树丛”,以及自身名声、信众之类有指向性的信力作用,才激发了磁光云母“之所以存在”的本能欲望。
在“外地球”,罗南还没有类似的收获。
至于第三端、第四端,一个是生命体面对真实宇宙、社会形态,迭代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经验模式;另一个是在经验、欲望和生命机能基础上,形成的以逻辑和灵性为代表的高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