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身边大儒无数,悉心教导,就这,太子不喜欢读书,这读个大概,马马虎虎。
可他就不相信,这个朱建燧能是个什么好鸟?宗室里面能有好好做学问的?
而不少人见皇帝先提出,却都是微微愕然。
但凡知道知道太子水平的,大抵都猜的出,宁王提出这一场向太子讨教学问,分明是要羞辱皇室。
看陛下这样,这就让人值得深思了,莫非这陛下已有了把握?还是另有所图?
朱宸濠父子二人的眼神交汇,随即朱宸濠颌首点头,似乎有了主张。
他站了起来,朝朱厚照道:“殿下,犬子不才,早闻太子殿下聪慧,满腹经纶,还望殿下不吝赐教。”
他这一句话,挑衅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满腹经纶,确定不是在羞辱太子?
朱宸濠信心十足,大明的藩王家教往往都不严格,毕竟读书与不读书都没什么区别,一辈子混吃等死,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谁还读书?
寻常的藩王,对教育其实并不重视,虽然会在家中延请一些名士,大抵就是做个门面。
至于子嗣们肯不肯用功,学了个什么,反正也没人考。
据说,有些宗室,有人连大字都不识几个。
可宁王府,不一样。
宁王家学深厚,就连王妃,都是出身江南大儒家中。
这朱建燧也是自幼苦读,无时无刻,不已贤太子暗地心里自居。
弘治皇帝颌首点头,随即道:“朕几次下旨,宗室要读书,学习圣人的经典。
朕一直以为,只有读了书,方能明理晓是非,知礼,才能忠君节孝。
今日正好刘公等人在这,在各藩面前,也做个见证,看看咱们宗室里头,谁是状元。
太子和世子,可有信心啊。”
朱建燧显得彬彬有礼:“陛下严重了,臣才疏学浅,曾敢与殿下相比,还望殿下能够指点臣之一二。”
反观朱厚照,弘治皇帝发现这厮不但不觉得胆怯,反而是红光满面,走到殿中朝朱佑樘行了个礼,道:“儿臣放心,儿臣会给世子留点面子的,不会让他输的太难看。”
………
弘治皇帝,刘健等人知道朱厚照属于脸皮比较厚的那种,可没想到,朱厚照脸皮厚的,有些丧心病狂了。
当然,换个角度来看,朱厚照展现出来的风度倒是让刘健暗自点头。
输人不输阵,太子有了几分气度。
“好,既然如此,来人,搬来书案,拿笔墨纸砚来,只是不知谁来做题才好?
刘公,你为人刚正,断不会徇私舞弊,就刘公来吧。”
刘健乃是首辅,口碑确实是宇内皆知,做事不偏不倚,倒是极为合适。
“臣,谢陛下信任。”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大度地道:“如此,刘公,快出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