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古。”
“大师说这首诗是灵气十足、才华横溢、无可挑剔的精品诗歌,必将传唱千古。”
“大师对刘方的才华表示‘拜服不止’!”
“厉害啊!记得刘方那首《水调歌头》的词作一出来,也是被这么评价的。看来,这首诗也是这么超高水平啊。”
“佩服佩服啊,刘方的诗作简直是当世一绝啊。”
“是啊,我愧为当代诗人,却每每只能仰视刘方的作品,写得实在是太震撼人了。”
“大师的评价是准确的,刘方写得诗让人心服口服。”
看到大师和文学大家们的评论,陈茜终于不紧张了,松了一口气,从刘招的手里抽出来了冰凉的小手,绽开了让刘招很少见到的神采飞扬的笑容。
电脑前的陈老叹息一声。这个外孙啊,给人的惊喜太厉害了,这首诗给自己的惊喜也太厉害了。可令陈老每每疑惑的就是这小家伙哪里来的那么深刻的人生和社会体会,才能写出来如《水调歌头》、《临江仙》、《锦瑟》等如此优秀的有阅历才能写出的诗词的?就连自家闺女都说不出这个小家伙是怎么变得这么妖孽的,这也的确是太让人好奇了些。
就在大家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人发现大师的动态又更新了。原来,大师觉得这个评价只是对这首诗歌的评价,自己刚才对刘方的感觉也应该写出来,所以,他又马上写了第二条评价:“倘若生在古代,刘方定也是诗仙的级别。”
网上一片哗然。
诗仙啊,这个世上从古至今也就有那么模模糊糊的一位,因为,他创作有不少作品,其中几首不错的作品流传很广。可刘方真的有那么高的地位吗?
众人在心里细细比较着。猛然发现,或许,金大师的这个评价才是最客观的。
顿时,无数人汗毛倒竖。
这个事情太诡异了,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写的东西竟然不如当代一个年轻人,这怎么可能呢?这个家伙的文学功底深厚到了都超越那些成天吃饱了没事就琢磨诗词对仗的古代文人了,怎么玩出来的?当今世界没有这个土壤啊,那为什么就培育出了这么一个怪胎?开玩笑的吧?
大师的第一个评论一出来,郑一玲就告知了刘方,并把随后大家的评价也告诉了他。
网上直播就这点好,不需要你非得像做电视节目一样,必须要去死扣每一个时间及节点,随意性要多一些。只不过,刘方这几年做导演做惯了,很多时候,都是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把握着前后的衔接和节奏。
刘方在对大师表示感谢并跟观众们谦虚中的时候,没想到,大师的第二轮评价一下子把他捧到了诗仙的位置,这不仅让他措手不及,更让他诚惶诚恐。那可是诗仙的大帽子啊,前世也就古代李白那个角色,李商隐只能算是小诗仙。
大师啊,您别逗我啊,咱就是偶然跑到这一世骗吃骗喝的小人物啊,大师您可千万别认真哈,万一叉皮了捏?出事了没人负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