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61章 历史的必然

第61章 历史的必然(3 / 3)

辽东巡抚了。

不过,一想到祖家在黄太吉麾下效力的那些子侄,邱民仰的眉头,又紧皱了起来。

祖泽润,祖大寿从子,崇祯四年(1631)降后金,隶汉军正黄旗,授三等子,任兵部右参政。

祖泽远,祖大寿从侄。崇祯四年(1631)降后金。其父祖大权为后金冲锋陷阵战死,以世袭牛录章京职,擢礼部参政。

祖可法,祖大寿养子。崇祯四年(1631)在大凌河之战中,作为人质被扣留在清军大营。次年五月,从征归化城,授爵一等男,任都察院承政。崇祯十一年(1638)七月,改任都察院右参政。

至于其他或明或暗与清军藕断丝连的祖家人,就不得而知了。

崇祯十一年,祖大寿曾三次被朝廷征调,皆不应征,坐视清军烧杀抢掠。松锦之战前期,祖大寿坐视茶叶山,蔡家楼,壮镇台等据点沦陷,没有出一兵一卒救援。可见其嚣张。

也不知道,祖大寿和吴氏镇守关外,对大明王朝是福是祸?

邱民仰一言不发,张斗目光迷离,洪承畴看了看面色各异众人,最终开口。

“长伯,国事为重,还是先突围,再作打算。”

“末将遵命。”

吴三桂见事不可为,摇头叹息,轻轻点了点头。

祖大寿既是吴三桂舅舅,又是吴三桂的姑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娶了祖大寿的妹妹,后来祖大寿又娶了吴三桂的姑姑,双方是亲上加亲。因此退兵对于吴三桂两说,确实是比较艰难。

“诸位,既然大家决定撤军,大军就跟在王泰军之后,一举打破建奴圈套,回到塔山以西。大家觉得如何?”

既然决定了退兵突围,洪承畴反而心安了下来。

退兵是众将臣共同决定,又有朝廷监军共同为证,他洪承畴只不过是博采众议而已。即便朝廷秋后算账,和他也应该没有什么关联。

“洪大人,按照我大明官军军中惯例,突围和撤军之时,大军要分为左右二翼,以免被建奴一举击破。还请洪大人斟酌。”

张若麒拱手行礼,卖弄博学,当即就否决了洪承畴的提议。

洪承畴轻轻一笑,点了点头,目光看向了堂中众将。

“诸位将军,正如张大人所说,我军分为两部,左路为王朴,马科,唐通三镇;右路为吴三桂,白广恩,王廷臣三镇。本督和丘大人、曹变蛟固守松山。六镇大军突围之后,和河南卫军一起,再和本督手下精锐内外夹击,击破建奴包围,回到塔山以西。”

松山城到杏山一路多系平地,即便是到宁远也无太大的险要可供伏击。如果能内外夹击,打破清军突围,也许能伺机反击。

洪承畴走到大桌旁,指着桌上的沙盘,布置了起来。

“左路王朴,马科,唐通三镇;从尖山入杏山,此处有河南军两卫把守接应,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王朴,马科和唐通三人一起上前领命。

“右路吴三桂,白广恩,王廷臣三镇,沿松杏大道奔长岭山,再到塔山,如有可能,和王泰部一起占领长岭山,接应大军从松山撤出。”

吴三桂郁郁寡欢,众将也是心思各异,都是抱拳领命。

“吴三桂,曹变蛟,立即派人前去,打探王泰部的消息。如果长岭山没有丢失,速速回来禀报!”

众将官退去,洪承畴微微摇头,轻声叹了口气。

援锦大军,死伤惨重,无功而返,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向天子和朝廷交待。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