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寒门贵子 > 第二十一章 人间

第二十一章 人间(2 / 3)

“自玄学兴起,名士都执羽扇和麈尾,以为风雅事,我向来不屑一顾。直到徐郎扇问世,见之欣喜若狂,反寒暑於一掌之末,回八风乎六翮之杪,这才是聚江南气韵于开合间的上品雅物。微之诗赋双绝,经艺通达,时人所重,可在下看来,那些东西都是狗屁,比不上这把徐郎扇之万一!”

魏不屈言谈洒脱,气度不凡,然而太过桀骜。今天来迎接的人里还有刺史府的诸多官吏以及顾陆朱张的重要人物,还有部分地方士族的代表,他连正眼都不怎么瞧,面子如何过得去?

徐佑哪里肯陪同着胡闹,笑道:“折扇只是小玩物,郎君喜欢就好。我们先至天平山看看为殿下准备的王府,若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郎君久在殿下身边,可要帮我们拾遗补缺,务求尽善才是。”说完对左丘司锦使个眼色,她心领神会,凑近低语道:“正事要紧!”

魏不屈对这个临川王的义妹相当尊重,闻言收了傲气,对着周边团团作揖,道:“诸君请!”

天平山早已修葺一新,魏不屈做事时和刚才的做派截然不同,里里外外,事无巨细,检查的无比认真,连后院引水所用的暗渠也亲自爬进去查看可否容人通过。之后七八日,不断的有临川王府的人来打前站,数百人在魏不屈的安排下,将天平山打点的井井有条,看似繁琐的事宜也逐渐理出了头绪。

七月初三,天光大好,沿着富川江远处驶来十艘飞云楼船,当先那艘楼船的女墙边甲士林立,刀枪夺目,船头站着两人,正是临川王安休林和王妃徐舜华。

船队抵近钱塘后,徐佑登船拜见,安休林双目含泪,握着徐佑的手,道:“微之,多亏你连月来奔波行走,姊夫才不至于困坐临川,做那盘中待宰的猪羊。此恩此情,没齿难忘。”

徐舜华冷哼一声,道:“知道就好,以后对我七弟好点,别学你那父兄刻薄寡恩。”

徐佑侧目,阿姊你也太彪悍了吧?

安休林丝毫不恼,赔着笑道:“夫人说的是,等大局笃定,我必禀告王兄,对微之重重的赏赐。”

徐佑当然不会像徐舜华那么虎,谦逊的道:“若非有姊夫为依仗,我也不可能在江州、荆州和扬州之间来去自如,江夏王和诸姓门阀给的是临川王的颜面,而不是我徐佑这点微末之光!”

安休林的优点之一,从不贪下属的功劳,处事心公,见事理明,道:“不管怎么说,此次合纵缔交,微之首功,若不重赏,难免让众人寒心,你也别推辞了。”

徐佑笑道:“功劳等打进金陵再叙不迟,当下要紧的是安全送姊夫到吴县天平山。”

安休林略带忐忑的道:“听闻顾刺史不太好相处?”

这就是没权王爷的后遗症,好歹也是天潢贵胄,却担心顾允不好相处,不过从侧面也可看出门阀的可怕与影响力。

徐佑正色道:“传闻不可信,顾刺史为人方正,理政清明,治下严苛,所以被宵小之辈造谣污蔑。依我看来,顾刺史侍君以忠,报国以诚,且敬重姊夫的仁义,此番迎姊夫来扬州,他出力甚多,无须多虑。”

安休林松了口气,还要说什么,被徐舜华拉着袖子往船舱里推,道:“好了好了,你先去歇着,别耽误我们姊弟二人说点体己话。”

安休林苦笑着一边走一边回头,道:“微之,和你阿姊说完体己话,等会来找我,我还有事和你商量……”

徐佑扭过头去,不忍直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