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计?”
“一来可以让皇帝生出愧疚之心,二来可以安抚住文臣们的蠢蠢欲动,三来又能得到军中的同情和支持,四来,也是他最重要的布局,可以麻痹六天和天师道……马上就要过年,普天同庆,谁都不认为刚刚发生了激烈政斗的朝廷会出兵……兵者诡道,别人都不以为的时机,就是最好的时机!”风主道:“徐佑心性之坚毅,目光之远大,城府之森严,远超同侪,何况他现在大势已成,谢希文等螳臂当车,非但不能压制其气焰,反而会弄巧成拙,逼得他不得不迈出那最后一步!”
段江北道:“可是,我觉得徐佑并无不臣之心,皇帝和他颇为相得……”
“或许吧,但你敢保证,他的部曲里,就没人想着拥立之功?何为势?势大之时,别人抗衡不了,徐佑自己也抗衡不了!”
风主的声音渐渐远去,道:“虽然还没有发现清明的踪迹,但我猜他应该已经到了外面,这间田墅不能再用了,你稍后离开,发出风信令后直接回广州休整,秘府的人可能会跟着,只要你不乱动,他们找不到想要的东西,过段时日,自然会撤走……”
清明回到长干里,徐佑笑道:“找到了?”
“找到了,确认是丹阳葛氏的别宅!”
“当初祝元英供认风门的风主是葛松乔,此人绰号小仙翁,多年前诈死离开葛氏,加入六天成为风门之主,今夜这一出,前后都对的上……”
“郎君是说,葛松乔其实并不是风主?风门料定我会追踪,所以故意暴露这间田墅,从而验证了祝元英的口供,误导我们把葛松乔当成风主?”
“很有可能!一个死人,怎么去查?”徐佑道:“不过,风门是可以争取的朋友,让秘府先跟着段江北,只要他们信守承诺,不插手剿灭六天的局,风主究竟是谁,我并不好奇!”
徐佑辞去大将军的消息传到正在班师途中的大军里,瞬时炸开了锅,别说翠羽军和荆州军,就是中军也大多义愤填膺,经过有心人的鼓动和串联,大军竟自发性的违抗军令,停滞不前,瞧那架势,甚至有哗变的可能。
伐凉和抗魏,让徐佑在军中的威望高的无以复加!
但是祸福相依,这一点,也成了政敌们栽赃陷害的突破口!
暂代三军统帅的檀孝祖迅速约见谭卓、左彣、曹擎等人,商量对策。三军不前,延误归期是小,可要是消息传到金陵,会加重朝廷对徐佑的猜疑,也会连累各军的主要将领。
左彣已经收到徐佑的来信,对金陵局势了若指掌,当即表态,道:“翠羽军上下坚决听从主上和檀将军的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