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云没有很多话,就是在一边陪着,听着王言跟郑桐讲话,偶尔的插上几句话,活跃活跃气氛。
真说起来,蒋碧云是这剧里正经的好女人了,一心一意的跟着郑桐,踏实且务实,没有什么虚无的追求,为人也很好,谁也挑不出什么来……
三人一起,也算是说了许多肝胆相照的话,关系走近了些。
以往时候郑桐主要还是跟着钟跃民的么,这次才是郑桐第一次跟王言交际……
年后,王言又跑了一趟周晓白所在的部队,他们俩结婚的申请得到了批复,同意结婚。两人在周晓白的部队所在地的民政局,拍了照片,领了结婚证。
王言也收到了老丈人、丈母娘的祝福,十分顺利,没什么别的啰嗦。
事实上别说是现在,哪怕是到了几十年后,王言表现出来的种种,也是足以娶周晓白的。
放到古代去,王言这种人就属于是野生的人才,需要被大家族结亲拉拢,以保证拥有助力,保证家族绵延……
在处理了这些事以后,王言便去到了西工大报到,跟校领导以及其他的政府领导认识了一番。
王言没有实际地位,但是有着遍传天下的名声,是全国知名的名人。其自身也有卓越的能力,做事情是相当有一手的,也有新思想,搞发展是一把好手。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王言插队至今满打满算才两年多的时间,已然让林县整个的有了改变。虽然最好的是林县下的和川公社,但下属公社的成绩当然要算到县的统计上的。
而且和川公社发展起来,对于全县来说,自然有相应的带动。最基本的,和川公社的人有钱了,在县里的消费就多了起来,对于其他的各种产业的带动,这都是实实在在的。
相比起两年前,以及过往历年的各项数据的增长,这两年的增长就明显高出了一截。人们都知道,这是王言的功劳。
所以这些领导跟王言见面、座谈,除了因为王言本身的影响力,是在海子里挂了号的人物,是公认的人民艺术家,是优秀的知青代表性人物以外,就是王言本身对于搞发展的好能力。
他们想要听一听,王言对于更高维度的一些发展的认识,是否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或者干脆找出一条明确的发展路线。
王言当然也提供了思路,是结合地域、特产,结合文化,结果思想理论,讲明应该着重发展什么产业。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归根结底就是两点,搞基建和搞技术,基础建设多了,自然带动各种的相关产业,技术上去了,自然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为发展提供动力。
先把能赚钱的事情搞好、做精,将出卖原材料的比重降低,哪怕是提供粗处理的材料,凡是能多加几道工序,也要比直接出卖原料更好。
他讲的是大方向,讲的是国内外的环境,领导们还是很认可的。王言还表示,他将整理成文字发出去,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考。
并且他适时的提出,要进行产业分工与协作。不能每个县的产业,都是完全复制过去的。各种建筑相关倒是无所谓,就近生产就近使用么。但是其他的诸如纺织厂、化工厂、罐头厂、机械厂等等,是不是必要每个县都有,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