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他任户部尚书以后,改革了税法,全天下统一了税项,同时也改革了统计标准,办事流程,并十分自然的扩张了权力边界等等,到了现在户部衙门也壮大了不少,事情也更加的多了。
要催缴地方的各种税赋、报表并监督,要核算其他各个衙门的报表并监督,要审查来年的支出报表并监督,要核算宗室开支,核算内庭开支,要与皇家银行、市舶司等衙门进行统一的核算,以及必要的监督审查,要跟下边的布政使司等衙门来来回回的拉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作为最高的财政机构,户部的权力本身就很大。王言更是将监督审计权拉到了最高级别,在理论上来,他经过请示以后,可以审计大明的所有衙门。
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他可以审计布政使司级别以下的所有衙门而不经请示。至于到了布政使司这一级别的财政,那不是审计的事儿,那是派系与派系、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问题。
真要审查,句不好听的话,一般的皇帝也解决不了问题。就十几年以前的改稻为桑搞出来的那么多事儿,隆庆、万历、天启、崇祯,嘉靖以后的这四个皇帝没一个好使的。
哦,还有个泰昌帝朱常洛,上位一个月就死,身兼明末三大案的传奇。他也一样不好使!
现在的隆庆就有点儿没有逼数,你爹是你爹,你是你。大明的伟大,是王某人带领着追随他的官吏、百姓们做起来的,跟皇帝可没什么关系。
毕竟究其根底,王言所做的一切的前提,是能让嘉靖有银子花,是对嘉靖这个人好。无论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是权力边界的扩张,更或者是帝国壮大的强烈的精神反馈,都是王言满足了嘉靖的需要,才能在嘉靖的支持下,他自己灵活的操作的,费了好大心思搞出了这么个局面……
隆庆却才上位就想着能够支使他王某人,能够如同嘉靖一样拿银子。
现如今王言就是不给隆庆银子,隆庆也没能力把他踢下去。别的不,哪怕高拱、张居正等人看王言再是不顺眼,也绝对不会同意把王言给踢下去。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王言对大明的贡献。
皇帝可以死,王言都不能下去,否则缺少了王言用命镇压,看起来花团锦簇的大明朝,顷刻间就会烈火烹油,大户们可真会反扑的。
而大户们的反扑也不是大军可以镇压的,或者不是高拱等人所代表的团体可以镇压的,他们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给他们机会了,王言在那顶着呢,他们都能把事情做的不彻底,更别没王言的威慑了。
很多时候,王言都是他们去跟别人争夺利益的筹码,都坏的很。
一旦反扑,那么大明也就一下从盛世迈向危难了,虽然崩解的不会那么快,但改革成果还不牢靠呢,也就是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就又回到了之前的局面。
但凡谁还敢改革,死的一定很快。可不是谁都有王言这么硬的命……
至于张居正的改革,有人张居正改革给大明续命五十年,又有人反过来想,张居正改革完大明就剩五十年了。
他改革的到底怎么样,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王言改的好就是了……
隆庆上位以后的一段时间,流传的最大的八卦,就是王阁老在内阁怒喷其他三位阁臣,并且在各位阁老的老家,以及徐阶的老家,还有严嵩的老家,都着重开展了大清查。并且明旨天下,要更进一步的清田查口,整治违法犯罪,详查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