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哥说话自有其道理,你就慢慢跟我处,处不好你自己找原因……
王言开始日常的处理公司的事情。
目前公司堪称是蒸蒸日上,数据一天好过一天。有着王言做网红,每天不断的打广告引流,用户与日俱增。
而随着用户的增多,评价的类目也在不断的完善。
有人去了一家饭店,觉得饭店不错,回头便在甄选生活上开了评价。
有人去看了电影,觉得真垃圾,回家以后发现甄选生活上已经有人针对电影发布了低分评论,长文输出怒喷导演、演员等等。
有人购买了一件衣服,没穿两天开了线,售后服务也不怎么样。便在甄选生活上开通了评分,给产品、店铺、品牌等都打了低分。
有人买了手机,使用体验非常不好,售后十分拉垮。于是在甄选生活……
有人去看病,有人去旅游,有人买车房,有人搞装修,有人针对明星偶像,有人开始锐评古代人物,有人开始选美,有人开始选择人民英雄……
随着类目的逐渐丰富,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争端。
因为对于一个东西的评价是多维度的,同时也有消费者主观因素在内,围绕着如何保证公允有一次大讨论。对此王言直接公布了一大堆的刷好评、差评的ip,公布了其他品牌对于甄选生活的公关。
在这件事过去以后,紧接着而来的就是众多品牌对甄选生活进行起诉,说甄选生活侵犯了他们的名誉、商誉,要甄选生活下架相关品牌旗下产品的评分,并进行相关的赔偿。
这是一个消费者不能说不好,出了问题先解决人的社会。王言当然不惯毛病,他反而还借着这件事来营销,吸引更多的人来注册使用甄选生活。
也是受了这些影响,甄选生活的用户增长速度相当快,早都突破了百万。
同时甄选生活也已经开始赚钱,主要赚钱渠道就是两块。
一个就是外卖转单业务。吃是人生大事,除了早餐,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最难的两个问题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毫无疑问,甄选生活的出现给了更多人选择。用户的真实评论,自然让人想要尝试一下。有外卖的,在配送范围内的,自然而然的直接跳转订购。
在当今各方乱战角逐的时候,转单的单价还是很可观的。应收账已经覆盖了相当一部分的支出,公司实际都要盈利了。由此也可见外卖干的有多狠。
另一个赚钱的渠道就是其他的鞋服、旅游住宿、生活日用、数码3c、美妆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只要是在甄选生活上有评分的,只要是电商网站有售卖的,全都包含在内。
人们想要买个电脑手机之类的,在甄选生活相关类目浏览,自然而然的就有各种的产品的评价,以及相关的测评之类。而在相关产品中,甄选生活对接了电商网站,自然而然的就会获取不同平台的相同产品的价格来进行对比。
有了这一手对比,那么用户自然就会选择最便宜的那一个。而不管成不成交,导流过去一个用户,那就自然有一份流量收益。若是用户下单消费,这些高利润的产品,平台的返利自然也比较可观。
王言再顺势的拿着返利的一部分来做活动,给下单的消费者补贴一些钱回去,算是大家都得了利。
也正是因为如此,甄选生活受到了更多的追捧,每天都有人挥着钞票来找王言。同样的,也有着大把的人复制着甄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