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要坚持上报朝廷?
还不是为了邀功?
在沂州这种地方,可以说任何官员都会战战兢兢。民风彪悍不说,动不动还闹事。十万人的叛乱都闹出过两次,还有什么事这帮刁民不敢干的?
严明在沂州做了一任三年通判,想要靠着政绩升迁,这辈子都不指望了。可让他换个地方继续做通判,又有点心有不甘。而李逵的策无疑是个不错的由头。一旦他的声音让朝堂的大佬们听到,自然会获得更多的关注。等到这任官做完,吏部考核的时候,得个上等的考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升官发财,岂不是简单了?
对严明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提醒范相,据理力争,将事情办了。
反正范纯仁等解试考完之后,也该走了。到时候就算是想要惩办他也是鞭长莫及。
范纯仁为官这么多年,能看不出严明心中打的是什么小算盘?
不过,他就算是看穿了也不说,不仅不说,还要表现出自己没有预想到的样子给予支持。保守派如今战线收缩,可该有的试探还是要有。
蔡京自从知开封府之后,事事冲在前头,俨然成了章惇豢养的恶犬,处处招惹是非。
要是换个人,范纯仁也不担心。可是蔡京能力极强,三日恢复新法,给人以大展宏图冲锋陷阵的架势。
章惇自持身份,不大可能会和苏辙,还有自己直接冲突。但是蔡京是个没事都要找事的主。让他继续在东京,变数太大。
要是让蔡京去研究李逵策里面的农庄问题,然后在大宋的地面上找个试点的地方,发配出去……嘎嘎嘎……这似乎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好办法啊!
想到这里,范纯仁当即决定,干了!老范决定还是让蔡京去做扶贫官员更好一些,省的在京城给他们添堵。
心中决心已下,他正气凛然道:“我范氏受朝廷大恩,无以为报,此时正是报销朝廷洪恩的机会,怎么能错过?老夫决定了,将李逵的策抄录誊档之后,立刻将副本发往尚书省和中书省。不仅如此,还要力争派遣官员试用,如真是治世良方,陛下甚幸,大宋甚幸。”
严明气地差点暴跳如雷,他不过是个六品的通判,哪有资格写奏章发送去尚书省和中书省?
这两家衙门的门往哪儿开他知道,可即便他亲自去京城投书,也进不去啊!
没想到范纯仁,看似忠厚老实的一个厚道人,却也会做出抢属下的功劳。可恨,自己还以为范纯仁好说话。
不过,范纯仁真的是个厚道人,上一刻将严明打入深渊;下一刻,立刻救了他上来。笑道:“此事,就由老夫牵头,你去拟订奏章公文,联名上报朝廷。”
“联名?”
严明愣住了,幸福来的太快,以至于他还反应不过来。
“下官,何德何能,能与老大人并肩上奏?”自己的身份太低,和前任宰相,如今的副相一起联名上奏,他哪有这个胆子和福分。
范纯仁笑道:“要不你不要署名了。”
“下官,下官!”听说不用他了,这功劳岂不是也没有他的份了?严明顿时大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