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归途(1 / 3)

……

盛家归途的马车上,气氛沉静。

盛老太太闭目养神,手中佛珠缓缓转动。

明兰靠着车壁,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思却如车辙般辗转于余府那片香雪海。

“那沈家姑娘……沈青蘅,她今日的举动,究竟是何意?”

明兰攥着手里的帕子,指尖无意识地捻着丝线,心中暗忖:“吏部左侍郎沈巍的嫡次女……她父亲沈巍大人,听闻是务实干练的能臣,近年来颇得圣心,在官员考绩上话语权颇重。只是……”

她秀眉微蹙:“申家伯父似乎与沈大人在朝政见解上颇有分歧,时有龃龉。申礼是阿弟至交,若沈家真有意结亲,阿弟夹在其中,岂不两难?”

明兰深知弟弟与申礼的情谊,更清楚申家在清流士林中的地位,沈家这条线,看似锦绣,内里却可能牵扯着复杂的朝堂脉络。

“只是可惜了嫣然姐姐。”明兰的思绪又飘回余嫣然身上,想起她在廊下那惊鸿一瞥间的羞涩与匆匆离去的单薄背影,以及席间提及婚事时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带着失落与了然的愁绪。

“若无小七,我与嫣然姐姐,处境倒也相似,同是庶出,亦无生母,只有孤零零的一人在,婚事前程皆系于他人之手,身不由己。”

物伤其类,一股淡淡的感伤涌上心头,她轻轻叹了口气。

不过,自己好在还有个兄弟在,明兰心中暗自感怀。

“祖母,”明兰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她斟酌着词句,将焦点引回余阁老,“余阁老今日单独宴请小七,又赠以‘松烟’古砚……”

“……这份厚意,当真是看中了小七的才学人品,欲结秦晋之好么?”

她刻意避开了沈青蘅,只提余阁老,但心中对那块象征传承的古砚分量犹疑不定,不知这份突如其来的看重,对弟弟究竟是福是祸。

盛老太太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如古井,仿佛已看穿了孙女心中纷杂的念头。

她并未直接回答关于余阁老的意图,而是缓缓分析道:“权哥儿这孩子,心有大志,如潜渊之龙,其路注定崎岖坎坷,非坦途可行。”

“嫣然那丫头,温柔娴静,是朵精心培育的名花,养在余阁老府上的暖房里,风霜不侵,雨雪不沾。”

盛老太太语气带着对余嫣然的怜惜,但关乎自家孙儿的前程与终身,她的话语冷静而现实,“余松年宦海沉浮一生,何等老辣?他今日之举,与其说是择婿,不如说是……为这清流文脉,寻一个他看得过眼的托付之人,觅一株他期许能在未来风雨中依旧挺立的青松。”

“强求不得,便是无缘。”盛老太太的声音带着一丝阅尽沧桑的了然,“长权有他的路要走。”

“这方‘松烟’,是余阁老对同道后辈的期许,是他对‘持身以正,守心以诚’之道的最后寄望,或许……也包含了他对未能结缘孙女的一份遗憾与告别。”

她看向明兰,眼神意味深长:“至于沈家小姐……她父亲沈巍位在吏部,权柄关键,是各方都想拉拢或提防的人物。”

“位沈小姐今日的言行,是少女慕艾,还是其父某种未可知的示意?眼下皆难定论。权哥儿春闱在即,这才是头等大事,这些枝节,且待金榜题名之后再观后效不迟。”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