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看了看杨集,心中不由暗自思忖起来,这小子让他想起一个人——汉之贾谊。
二人都是年纪轻轻、才略无双,干的都是得罪世家门阀之事。然而贾谊却英年早逝了,他每览这段史实,都有些狐疑,贾谊真是抑郁而亡吗?
难道和《治安策》全无干系?
而杨集是坚定的改革派、是他最有力的臂膀,同时也是他最认同的兄弟,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杨集有所闪失;虽说杨集现在有了很多亲卫,然而,他已经遇刺很多次了。
有些事不得不防。
思忖至此,杨广说道:“好吧!我承认以前有点过分,改天我弥补。”
“算了,往事休要再提!”杨集笑着说道:“你给我的‘美婢’虽然与众不同,不过我也习惯了。”
杨广笑了笑,不复多言。
改天找些厉害的侍卫送过去即可。
还有杨纶,那家伙比杨集更愣,而且还是即将在复杂的冀州任职,也得安排一些精通江湖技术的好手。
杨静在青州按步就班的做事,暂时无虞。
至于年长的杨智积,反而令杨广大失所望,也不知他他到底怕什么,当了这么久的扬州大总管,却始终不敢勤于政务,整天饮酒作乐,把政务都交给了长史和司马。
这样的人,让他如何敢以大事相托?
沉吟片刻,杨广朝着杨集问道:“金刚奴,你这《三国演义》一共多少回止?还有刘备,他何时才有一番基业?”
哪怕对历史知之甚说,但是杨广还是忍不住问起了杨集。
萧皇后、杨昭也看向了杨集。
杨集心头暗道,果然还是带入刘备的角色,当然了,《三国演义》本身就是尊刘贬曹的作品。
“《三国演义》有多少回目,其实我也不太清楚,毕竟还完没完,至于刘备……”
“行啦!”杨广打断了杨集,笑着说道:“你要是提前说出来,那就没有意思了。”
萧皇后深表赞同的点了点头,向杨集说道:“虽然你这么写,很让人焦躁,可仔细想想,也是有着期待,其实也蛮好。”
“……”杨集无语,你们问我,又怕我透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他向萧皇后问道:“嫂嫂也喜欢看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