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定不负大总管厚望。”崔仲方大喜过望,一时间容光焕发。
杨素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又吩咐道:“务必好生收敛周将军尸骨,令人送柩还京。”
“卑职遵命!”崔仲方知道杨素是个干脆果断的人,见他没有别的吩咐,立即告辞而去。
。。。。。。。。。
“好了,现在说一说眼前这场仗吧!”杨素挥手让儿子杨积善退下,起身走到地图之前。
在对着地图这一刹那,杨素又恢复了名帅特有的冷静、冷峻,将己逝的老友抛诸脑后,他一边注视着图上的高壁岭,一边背对着众将说道:“高壁岭敌营连绵五十里,也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大家如果有什么好想法,但说无妨。”
杨素治军严谨、执法严苛、赏罚分明,给将士们造成了一种刚愎自用的错觉,实际上,杨素在用兵方面既大胆又谨慎,只要手下将领意见合理,他都会一一采纳,然而在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的杨素面前,又有谁好意思、谁敢提不同意见?
久而久之,杨素刚愎自用、自命不凡之名,也因此响彻全军,继而使他更加难以听到不同意见、不同声音了。
久而久之,能够与他对话的人,也只有寥寥几个了,而周罗睺这个昔日死敌之所以被他引为知己,便是因为他们处于同一个高度,看待问题之时,大有不谋而合、深得我心之感。
然而大隋天下,又有几个周罗睺?
“卑职有一个想法。”就在杨素以为又是一片沉默的时候,屈突通却站出来说话了。
他当初奉命召杨谅回京之时,杨谅始终顾左右而言他,他为了说服杨谅,足足在晋阳等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最后在无功而返的归途中,见到各州县军队调动频繁,便隐隐约约的感觉杨谅要造反。所以当他路过高壁岭这道天险时,下意识的从军事角度去考虑攻防问题。如果岭上只有万人,那么以强攻的手段攻克高壁岭也无妨,然而岭上敌军足有十五万人、后方还有八万援军,这就不是单纯的夺取山岭了,而是堂堂正正的两军对决,如果朝廷军强攻居高临下的高壁岭,他们这五万条人命根本不够填。
“讲!”杨素霍然回首,目光锋利的注视着屈突通。
屈突通躬身一礼,说道:“卑职以为奇正相济,以奇袭为主、强攻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