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白解忧带着商队往北行进时,一支小部队也正在穿越基马克道。
只见这支部队约莫百人,都是精悍的少年模样,当中一位年约十八九岁,身材高挑挺拔,面色白皙,面部轮廓突出,戴着碎叶军常见的宽檐铁盔,在冬季,铁盔下面自然套着羊皮帽子,羊皮帽子的白色羊毛紧紧贴着面部。
身上是一件碎叶军新出的轻薄棉甲,棉甲外面还套着一件羊皮马甲,腰间挎着两把刀,一把双手横刀,一把骑刀,后背背着一张强弓。
牵着一匹马,马上还驮着两个包裹,一个包裹显然是装着简易帐篷、衣物、食物等物资,另一个包裹却是全皮的,里面装着一把强弩。
在他的身边也是一位少年,不过却五大三粗,身形、神情都极为强悍,不过此人在这位少年面前却极为恭顺,他身上的武器与那少年差不多,但长刀、骑刀以及弓箭的分量明显要比那少年沉重许多。
那少年的另一侧也跟着一位少年,此人的身形也极为壮大,但神情却柔和得多,装束与这两人相差无几。
这位少年就是铁利部大酋呼日吉的幼子巴彦!
而那位强悍的少年则是当今大秦王国孙秀荣的亲卫营都尉,被孙秀荣称为碎叶军第一勇将的高鞠仁!
于是,当中那位少年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是的,他就是孙秀荣的长子,被封为咸阳郡王的孙钊渟。
孙秀荣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让自己所有的儿子都撒出去历练,反正自从安顿下来下来后,他有的是时间在自己的“后宫”与众妃子生孩子,眼下除了三个较大的儿子,以及同样三个较大的女儿,这两年又生了一大堆。
他的孩子总数直逼二十!
当然了,为了安定起见,他的三位岁数较大的儿子里,同时外出历练的只有两个,总有一个留在他身边。
眼下就是长子正在历练的时候。
在没有大战事的情形下,所谓历练,不是下到郡县去担任吏员,就是作为仁勇都的密探,商队的护卫存在,抑或成为碎叶军里的小军官。
但作为孙秀荣的长子,他对他的期望又有所不同。
他既然在穿越基马克道,此去山西,不是联络保加尔人,就是维亚吉奇人了。
在孙秀荣的心目中,维亚吉奇人比保加尔人还重要,既然王长子出现了,显然是去寻找维亚吉奇人的。
这支小部队,有些类似于幽州史朝清的铁弹营,都是来自各部落、各军营、仁勇都里的佼佼者,最少也是以一当十的存在,而高鞠仁更是以一当百的罕见存在,在密林里,无论是遇到猛兽,还是兵器极为原始的维亚吉奇人,都不可能击败这支小分队。
为了以防万一,这只小部队还有来自碎叶军的军医、工兵数名。
巴彦在康城时,曾经跟着来自马洛维斯学过维亚吉奇语,故此,他除了熟悉路径,也是见到维亚吉奇人后的唯一翻译。
巴彦也在孙秀荣身边做过贴身侍卫,能够与被秦王称为碎叶军第一勇将的高鞠仁一起护卫世子,巴彦十分激动,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就与孙钊渟紧紧捆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