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董几人在会议室讨论。
他们的谈话一字不漏全部传到了潘大章的耳朵里。
“其实坪山矿区的储量还有不少,粗略估计还有一万五千吨钨精矿。”
“不够说实话,回收的话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原来挖掘的几条巷道,比较大的几条矿脉,遗留的矿储量三千吨,肯定有。”
“其他的散矿分布区域比较广,可以利用民窿开采,只是这些散矿分布并没有规律。”
“开采回收这些矿,肯定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年,一定规模的采矿人群,还不一定采得完。”
几个评估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把了解的坪山矿区情况摊开在桌面上。
另外一人说“董总,你知道林昌芸准备把坪山矿区承包价定在多少钱么”
“多少”
“2万块。整个坪山矿区为2万块。”
“2万块一个月”
“不是,是整个全年十二斤月,总租金为二万块,签约五年。”
冯凯伦气愤地拍了一下桌子。
“总共十万块,他就想把整个坪山矿区买下来了真是过分了。”
“我们就讨论一下,应该定一个多大的租金额度”
“或者采取什么样的承包方案。”
“设一个承包期限,我觉得五年时间应该可以。”
“按照现在的市值计算,坪山矿区至少财富值二千多万。当然这个是估价,巨大的储存量摆在那里,我觉得一月二万租金都不会少。”
“还有坪山矿区的矿产品,我觉得公司要设立回收点,把产品收购。回收价要根据品位定出不一样的价格。”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正在坐在旁边的潘大章肯定不会去接的。
他站起身想去叫老董。
这时老董听见电话响走了出来。
接了电话,说了两句,他把电话交给潘大章。
“虹虹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一个叫曾其崧的有事找你,在家里。”
潘大章“那我就先回去”
董卫东嘱咐他打辆出租车回去。
他在楼下公路边叫了一辆三轮车,回到了别墅。
看见曾其崧正襟危坐在客厅喝茶。
郑虹陪着他聊天。
黄怜香和温小芹还没回家。
“曾哥好,不对,按辈份我以后应该叫你姨姑丈。”
他也不知道这种叫法对不对。
他叫老董两老为爷爷奶奶,而郑虹叫他们姨妈姨父。
以后曾其崧若跟郑虹成了,自然辈份比他大了一辈。
曾其崧挠了挠头,不好意思说“小潘老师,还是叫曾哥,显得更亲切。”
他从包里拿出一叠文稿,递给他“关于你的那篇报告文学我写好了,听郑虹说你在这里,所以我特意拿来,给你看看有那些地方要修改的。”
“曾哥,写作报告文学不是我的长项,我只写诗歌和小说,恐怕提不出什么中恳的建议。”他谦虚地说。
“小潘老师,你就别谦虚了,你看了随意说几点,我就受益匪浅了。”
郑虹也劝说。
“你太高看我了,其实我没你们说的那么厉害。我欣赏欣赏吧。”
他拿起稿子开始阅读。
报告文学是一种散文体裁,它是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介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
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不能简单枯燥无味地叙述。
潘大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觉得有些枯燥,说教意味有些浓郁。
读起来象新闻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