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国沉思了片刻,整理过说辞,开口道:“既然学长考教,那卫国便献丑了,正如学长所言,我认为坦克是集合了火力,防御力与机动性这三大特点的优势性武器,甚至有人称赞说,坦克是陆地霸主,陆地之王,是陆战之中最制霸式的武器。
那就先说说坦克所具有的火力这方面。
老实说,相对于专门的大口径重型火炮来说,坦克所配备的火炮威力是远远不足的。
比如德国34年所研发制造的PzKpfwⅡ型坦克,总重10顿,主炮的却也口径只有20mm,即便是后来加大了主炮口径的PzKpfwⅢ型坦克,主炮口径也只有37mm,而如此口径的坦克主炮,即便是中型火炮的口径也足以将其碾压。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并不足以成为掣肘坦克火力的障碍。
原因很简单,坦克火炮具有最大的一个优势,那就是它并非禁止的,而是具有高速的机动性,它甚至可以直接突进敌军的阵营,近距离发射火炮,将每一发火炮都精准无误地砸在需要毁灭的目标上。
而不是像普通的辎重部队一样,以大量炮弹的消耗,也只不过是在战场上制造出一道并不算绚丽的弹幕,没炸死几个敌人不说,反倒是成为了己方步兵协同进攻的威胁。
我不认为这样呆板的炮兵战术,能够为战争带来几分胜算……”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周卫国这么一开口,杜光亭立马意识到学成归来的周卫国绝非徒有其表,而是有真才实学的难得人才。
原本试探的心思立马收起,杜光亭继续问道:“看你的意思,似乎非常看好坦克的机动性这一大优势。”
周卫国点了点头,“学长说的一点不错,但关于坦克的机动性方面我还有些补充。”
“请讲!”
“对比之下才知优劣,既然谈到坦克优势的机动性,就不得不说一说咱们传统炮兵作战的特点。
传统火炮作战时火炮往往是禁止的,所能打击到的也是在其火力覆盖范围之内的目标。
一旦超出火炮的火力射程,火炮想要继续打击目标,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向着目标前进。
这种炮兵作战战术的缺点是相当明显的,用这种战术,往往摧毁一个目标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炮弹,而且火炮作为一方进攻部队最依赖的火力点,往往会成为敌方率先打击的目标,在运动的过程中隐蔽工作很难保证,更别说是想要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或许在我方的火炮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既知的目标点早就转移了,于是接下来无非是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仅此而已。
由此可见,这种传统火炮战术的火力进攻效果,早已经随着双方对传统战术的熟知而在效果上大打折扣了,以步炮协同为基础的进攻,在未来的战场上成功的概率只怕会越来越小。
而遗憾的是,这种步炮协同作战却是我军在战场上的主旋律。”
“如果这时有一支装甲兵部队出现,那么一定可以迅速的打破这个僵局。
坦克的机动性率先可以利用上,又如咱们假想的未来战场,多半是在平原之上,以坦克的履带行进能力绝对可以如履平地。
高速的机动性下,配备强悍的防御力,坦克甚至可以横冲直撞,轻松破开敌方的步兵防守线。
这时只需要坦克朝着敌方的纵深运动,直接把攻势从正面的阵地转移到敌方的后方,让敌方无法专心拉出一条完整的防线来。
若再加以攻击方的步兵的协同作战,那么我想这场战斗就已经毫无悬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