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直到天色彻底放亮,有些耀眼的阳光把战士们一一唤醒,新兵们这才醒来,一个个伸着懒腰,看了看天色,若不是恍然间回神,还以为是在军营里训练呢!
神经大条到令人惊叹的地步。
老兵们甚至都忍不住嘀咕:这都是一群什么兵呢!醒醒吧,这特么的是战壕,打仗的地方!
再朝北桥头的鬼子们望去,一个个似乎都顶着黑眼圈,明显是一夜没睡,昨晚的“助眠音乐”一直快到天亮的时候才停歇。
鬼子的渡河工具也终于到了。
那是一些汽艇和小鬼子不知从哪里搜刮来的民船。
针对小鬼子即将借助渡河工具发起的渡河强攻,周卫国将独立团的将士们召集起来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为了对渡河日军提供最直接的火力打击。
将重机枪连隐蔽在一线阵地后,另外配备三支手榴弹投掷组,加上一营一连与二连战士协同作战。
一营三连与二营放在二线阵地,提供地势更高的火力覆盖。
三营在阵线的两翼作为预备队。
迫击炮连与战防炮连置于第三道防线,随时等候周卫国的炮击指挥命令。
战车营放在阵地两翼的林地里,随时听候作战命令。
另外周卫国又给特战队下了命令,让特战队内的所有狙击手成员分散在三道战线,负责干掉河对岸鬼子的军官与炮手。
上次在泗塘河作战之后,周卫国意识到狙击步枪的数量缺少是特战队的短板,所以找到张治中,通过张治中的关系,从各军军需处一共又弄来了八把狙击步枪。
特战队队员们是一专多能的,只要手上有了狙击步枪,便足以担任狙击手的任务。
所以此刻的特战队足有十名狙击手。
他们的存在对于对面的鬼子军官、炮手,与各类重要编制人员是足以致命的。
周卫国则是带着自己的团直属警卫排外加上炮兵观测员们,在前线指挥作战。
战争同样打得是通讯能力,以前周卫国只率领一个战车连自然不必这么麻烦。
可如今足有整整一个团,外加上战车营的人马。
三道防御工事布置下来,差距最远的相隔足有几百米,一旦战斗打响,周卫国总不能靠着自己的大嗓门调用各方部队吧!
激烈的战斗之中,指挥部通讯的阻断是极其致命的。
周卫国可不想看到那样糟糕的情形出现。
所以从抢修南岸工事开始,周卫国便下令将各个阵地之间都建立起通讯联系,电话深埋在战壕底下,以防止被日军炮火炸断。
如此一来,有强有力的通讯基础,周卫国才可以对全团的作战做到如臂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