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元达笙一家人搬到自家院子里居住,戚善的肚子也大了起来,喜儿有了当哥哥的自觉,时不时关心牵着戚善的手,在院子里面漫步。
戚善看到儿子牵着她的手,小短腿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心里面很是暖和,难怪百姓家最重长子,有这样懂事体贴的长子,当父母的不重视他,那不是天理难容吗?
戚善弯腰给儿子擦拭面上的汗水,夸赞道:“喜儿好厉害啊,陪母亲走了这么远的路,都没有说累啊。”
元达笙和戚善说了,京城的人,叫爹娘为父母,他们家的孩子,也只有依从习俗行事。
在喜儿面前,元达笙和戚善便以“父亲”“母亲”自称,让小人儿顺着他们的称呼来,喜儿很快改口叫“父亲”“母亲。”
戚善其实是喜欢喜儿叫她“娘”,她觉得喜儿叫起来很是亲近,而他叫“母亲”的时候,给她的感觉太过正式了一些,少了那一份天然的亲昵感觉。
她把这种感觉说给元达笙听,他听后笑了起来:“等到他大了一些,在家里叫我们为‘爹娘’,出门和小伙伴说话的时候,懂得尊敬的称呼‘父亲母亲’,那时你哄着他多叫你几声‘娘’。”
他们家的院子,地方有些偏僻,院子和院子之间还有小巷子,家家户户住的人口不多,戚善和喜儿在巷道里来回走,都听不到各家各户里有什么动静。
戚善只能带着喜儿往学堂的方向走去,只有走近小学堂,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音,足以证明巷子里面,还是住了许多的人家,只是大家好象喜欢安静的生活。
喜儿喜欢听读书的声音,在戚善示意他要走的时候,他还依依不舍的瞧着学堂的院子门,戚善笑着说:“等喜儿再大一些,父亲和母亲也送喜儿来这里读书,可好?”
他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来,笑着点了头,两只小手互相捏啊捏的,然后抬头望着戚善:“娘,还来。”
小人儿仿佛天生就知道讨当娘的欢喜,戚善弯腰抱起儿子,他在她的怀里面很是安稳,由着戚善亲了他的小脸,他的眼睛里面闪过喜悦的神情。
戚善瞧着儿子小脸上的神情,只觉得心满意足,有儿如此,已经不用介意儿女的数量了。
她把这个想法说给元达笙听,他表示自从有了喜儿,他是不太介意儿女的多少。只是这个世道对女人没有那么的友善,多一个孩子,能够让戚善对外应对上面,多一些可以说话的朋友。
戚善懂得元达笙话里面的意思,夫人们相处的时候,有的时候喜欢比较家有儿女多少。
戚善初初有些大惊小怪,实在是她从前见识不多,女人成亲后,只要能生,家家户户都会有好几个孩子,彼此根本不用比来比去。
在京城,有的人家,孩子有一个后,后面来好象也特别的艰难,以至于儿女多的人,在人前掩饰不了洋洋得意的心情,生的不多的人,在别人面前要低人一头一样。
戚善最初有些不理解,后来了解别人家的情形后,男人有嫡妻后,很快的有妾室和通房,然后嫡妻生子后,妾室和通房便自在的怀孕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