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芷芃到了这个世界后,还真的是第一次遇到专业编剧来给她改剧本。
很多行外人会以为,编剧就和那些小说作者一样,把故事写好了,给导演拿去拍,工作就完事了。实际上,在分工极致细化的影视圈,编剧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般来说,大编剧会有一个团队,下面各个小编剧会将故事大纲分集,然后再创作细节部分,或者是不同编剧负责不同的角色,合力创作。而导演拍摄的时候,身边也经常会有跟组编剧,随时依据导演或者制片人的要求,调整剧本。更加高级一点的制片团队,还有剧本医生,会给剧本进行修整,提升质量,消除逻辑错误等等。
虞芷芃上辈子当然也和不同模式的编剧队伍有合作,只是当时人小力微,基本上还是制作人发话,她跟编剧执行就够了,都是可怜的背锅打工人。
这辈子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和《棋魂》,本来就有了一个成品的剧本框架,她身为绝对掌权的投资人和导演,说自己负责剧本,当然不会有什么阻力。何况常见的学生剧组,一般就是导演身兼数职,从编剧到摄影师全扛了。虞芷芃能够聘请专业摄影师等等,只能代表了她财大气粗而已。
可以说,直到《风声》的制作,虞芷芃才进入了正规影视行业的创作流水线。各家参与制片的公司原本也有意向派出职业编剧,根据自己的意思进行剧本改编。但是虞芷芃对制片人的管理权力没所谓,对剧本的完整性那是寸步不让。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看得到她之前的作品质量,又是个身家不凡的二代,剧本质量说的过去,便也放了手,没有干涉。
《风筝》就不同了。虞芷芃很清楚这个作品在上辈子就经过太多的改动,敏感处不少,她也未必能搞明白这个世界的标准。想要正常的拍摄和播出,相关专业人士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万幸千夕影业是靠谱的,陈觅阳显然看得出这个剧本中最耀眼的部分是什么,那是在混沌年代里面贯彻了一生的赤子之心。纵然会有许多特殊时期的灰暗故事,但是也只有这般煎熬,才能够显现战士忠诚的可贵。
或许是考虑到虞芷芃身为青年新锐导演的自尊心,剧本修改意见并不犀利,而是附上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新闻文件,有点旁敲侧击地劝导的意思。
虞芷芃本人看到后觉得对方谨慎得有点可爱,莫不是陈觅阳见自己和他侄女聊得开心,觉得都是年轻女孩,脸皮薄,要哄着来?
等到她看完了剧本意见,并且做出了一些改动,又提交一版剧本过去后,对方竟然在一周内,又反馈了双倍分量的建议。
虞芷芃都傻了,原来之前只是克制地试探?发现她虚心接受后,提意见就尽职尽责尽情发挥了?
但是自己请来的神,跪着也要招呼好。谍战历史题材,公门军方提供的修改方案,你还能够反驳吗?她一边后悔逦君工作室没有聘请职业编剧来帮忙,一边继续改剧本。希望后面的合作不会一直这么折腾人,或者这个麻烦题材就做这一次好了。
然而她不知道,千夕影业的编剧部门中,诸多老前辈捧着《风筝》的剧本,眼底经常会有泪光闪过。多少年了,被欧美影视冲击的华国娱乐圈都快要成为“反思战败”基地了,曾经的历史被遗忘,奋斗被唾弃,人们纠结在所谓的个性和道德的漩涡中无法自拔。《风筝》并不是什么神作,但是它的诞生,代表了新生代还有人懂得勇气和战斗。
就这么沉迷在剧本修改中,首映礼终于到来。
哪怕是在寒冬腊月,首映的时间都安排在晚上。虞芷芃不太明白这种执着的来由,反正她不走红毯,天色还没黑就到了特定影厅内。不用为了红毯化浓妆,但是要登台致辞,所以她还是有穿比较正式的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