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公司业绩好,股价走势处于高位,那时增发股票才有意义。一是公司可以在高位增发股票,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二是股民对公司看好,愿意买单,增发股票才会成功。”
“和黄当前业绩好,股价走势很好,股民对和黄的股票也非常认可,因此和黄增发股票没有问题。唯一有限制的就是,增发的股票不能超过总股本的30%,以和黄当前4亿股的总股本举例,增发的股票不能超过1.2亿股。”
“林生如果将这件事交给汇丰运作的话,汇丰只收4%的手续费,要知道,通常这种业务的收费标准是增发股票市值的5%,这点林生你尽管可以去查。”
“而且,我们汇丰也不是没有付出,在股票增发的时候,汇丰会出资买下一部分增发的股票,并且通过汇丰的人脉为增发的股票推销,尽可能买下更多股票。”
“越少股票流入股市流通,吸纳股民的资金越少,对和黄股价的影响也就越小,不至于出现前脚和黄刚刚增发股票,后脚和黄的股价就大跌这种事。”
相关金融业务是银行的主业,因此沈粥卖力的推荐汇丰。以和记黄埔当前的市值,增发的股票市值至少会有10亿港币,汇丰能够赚到的手续费就是4000万港币,而汇丰的支出无非就是一些人力罢了,更何况他认为增发的股票市值很可能不止10亿港币,毕竟单单10亿港币和记黄埔完全可以选择贷款。
“这件事我还只是一个想法,还没决定好要不要增发股票,所以我现在没办法答应沈大班你。”
林佰诚摇了摇头,不过听了沈粥的讲解,他算是对增发股票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如果林生你想让和黄增发股票的话,请一定把这个业务交给汇丰。”
沈粥当即说道,在他看来,林佰诚既然有了这个想法,那么早晚会选择增发股票。
“林生,和黄如果要增发股票,增发的股票市值想来不会低于10亿港币吧?”
“可以的话,我的初步想法是增发1亿股,也就是总股本25%的比例。如果数额太高的话,降低增发比例也不是不能接受。”
林佰诚稍稍透露,既然要在高位割韭菜,那当然是尽量多割一些了。
“这么多?!”
沈粥闻言不由一惊。
别说以和记黄埔当前的股价来计算了,就算只以和记黄埔50港币每股的股价进行计算,增发1亿股就是50亿港币的市值,这个数目汇丰最多能够想办法消化20%,剩下价值40亿港币的股票流入股市,必然会对和记黄埔的股价造成压力,同时有没有那么多股民买下这么多市值的股票还真不好说。
“林生,和黄当前的市值是两百多亿港币,十分之一就是六十多亿港币,增发这么多股票,我怕到时候股民没那么多钱购买,增发的股票会卖不出去。”
“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而已,这些事等到我决定让和黄增发股票后再说吧。”
林佰诚摇了摇头不准备多谈,他道:“沈大班,我想知道的是,如果和黄要增发股票,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增发?”
“虽然是这样没错,但最好提前一个月进行前期准备,这样汇丰才能有时间推销消化掉一部分股票,同时有意购买的股民也会先行准备好资金。”沈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