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估计文武大臣早已下令家族人员,为抢夺无量宫内的一切做准备工作了。
问题是都这样,他该怎么办?
其中,魏征似乎看出皇上心神上的顾忌,走近扶在栏杆上观看无量宫的皇上,抱拳行礼说道:“皇上,臣以为王浪军无非是故布疑阵而已。
要么请君入瓮。
要么急流勇退。
总之他不安好心,他必然在无量宫辖区布下陷阱,等着我们去送死。
还望皇上早做决断!”
他这话说的圆滑,两面话。
怎么说都对,杜绝了承受后果之忧。
当然,他也在变相的逼迫皇上下旨进攻,否则皇上下旨晚了,必然被逃走的王浪军耻笑,鄙视,传扬天下,届时皇权威信扫地了。
当然,他这种暗示皇上的原因,在于他认为王浪军没有留下来死拼的意义。
毕竟王浪军的爹娘与弟弟妹妹都在朝廷手上。
若把朝廷逼急了,天知道谁忍不住杀了王浪军的家人,逼迫皇上与王浪军来一个鱼死网破。
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他不认为王浪军想不到。
相反,王浪军主动撤走,再破坏作坊运转的主要部件,舍弃无量宫的一切而离去,反而具有打脸的意味,立于不败之地。
依旧威慑着朝廷,甚至于升华了威慑性。
转移到外围,或是远走他乡,必然吓得皇上主动求和,否则王浪军怀恨在心,终究有一天杀回来报仇雪恨的。
因此,他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算是最好的结局,各退一步,再言和共处。
如此一来,面子都顾全了。
要知道王浪军至今没露面,即便失败的退走,也可以把自责推给麾下的人顾全颜面。
而皇上被王浪军架在火上烤,必须打下无量宫震慑天下,维护皇权尊威。
这就尴尬了,不得不说一场乱仗。
但他认为王浪军选择了最好的解决方式,符合王浪军一贯仁义的作风,也就乐的促成此事。
李世民和他想到一处去了,但考虑满朝文武对无量宫的一切垂涎三尺,不禁说道:“朕下旨进攻无量宫不难,难在朕没闹明白平民大军与俘虏兵杀到无量山脚下,不见动静。
谁能告诉朕为什么?”
“回皇上,可能是平民大军与俘虏兵杀到无量山脚下,依旧没有发现保安队的人。
也没有看见朝廷大军杀进去配合他们行动。
两相结合起来,他们觉得白费力气了,不如待在山脚下等待朝廷大军接管无量宫,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毕竟他们那种低贱的身份,一旦染指无量宫的一切,都是作死的节奏。
他们不傻,也就这样了……”
长孙无忌挤到魏征身前,向皇上抱拳行礼说道。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展露在宫灯下狰狞的瘦脸,哆嗦着朱唇正待下旨进攻,却见楼道上一阵骚乱止住了话头。
“报,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情……”
一名背插信旗的士卒,趔趄着步子,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扑到在地上奏报军情。
他几乎忽略了所有人的目光,也没在意失礼于皇上而作死的节奏。
似乎只为了完成任务而奋不顾身!
在小祥子取下他手中的军情信笺,交给皇上之际,李世民才收回观看他的视线,在小祥子与另一名太监合力摊开信笺看时,惊叫起来:“什么?王浪军跑到土谷浑战场上去了……”
“握草,王浪军早有预谋,他想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他想掌控李靖手下的大军,由外向内进兵造反……”
“不好,他疯了,即便他不发兵造反,也会震荡天下……”
“传旨三军,进攻无量宫……”
伴随众臣议论纷纭,李世民愤怒的下达战令。
一场战争即将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