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潇潇易水、气势磅礴,两千年前,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去刺杀秦王的壮士荆轲。两千年后,五位我军战士,又在这铭刻着壮士遗迹的地方,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更为光辉的诗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精神生生不息、亘古悠长!
随后两个人一同下山,紧赶慢赶的在暮色时分来到了易县县城。
原地休息一晚后,直接朝着白洋淀这边赶来,一路上有时车又是船的来到了这里。
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亦有“北地西湖”、“北国江南”之誉
同时它也是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物产丰富,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苇席。
由于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好玩的和好吃的也确实不少,两个人不知不觉的就在这里待了好几天。
现在的菱角和莲子已经过了最佳的采摘季节了,不过水煮或者熬粥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藕这个时候正在采集,加上现在的鱼虾比较肥美,许大茂他们两个也算是有口福了。
这里的大中小各种船只都有,但是人家自己都忙不过来,更不可能租借给他们了。
这时候周首给的那封信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村长看到信以后,经过他和村民的调节。
许大茂他们终于租借到一排竹筏(单位可能是排),两个人就彻底玩开了。
一开始跟着人家去采藕,后来钓鱼摸虾,晚上就看着别人打苇席。
也算是是白洋淀产传统特产了,其苇席轻柔洁白花纹美丽。
这个时候白洋淀的群众生计一靠渔业,二靠苇产,所以苇编业兴旺发达。
织席打箔是家庭妇女的主业,其貌不扬的芦苇在她们手里变得其品种繁多、形态各异。
用途不一样,有炕席、囤席、苫垫席、包装席、天花板席。
苇帘主要有门帘、窗帘、篱笆帘等许多品种。
由于没有电灯,也舍不得点油灯,这里的人都是靠着月光或者阴天下雨的时候做这些。
每天两个人驾着竹排出去游玩,这一天驾驶者竹排的许大茂突然感觉现在和一首歌特别像。
不由自主的就唱了起来。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雄鹰展翅飞,
哪怕风雨骤。
革命重担挑肩上,
党的教导记心头。
党的教导记心头,
党的教导记心头。
小小竹排江中游,
滔滔江水向东流。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
革命代代如潮涌,
前赴后继跟党走。
前赴后继跟党走,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披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