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 > 【0213 反对历史虚无】

【0213 反对历史虚无】(3 / 6)

韦宝是反对这样的,汉族伟大的地方在于包容,在于道德,在于强大的融合性。

逮住谁灭谁,不能容人,那不是皇汉,那是纳粹。

皇汉最早指汉朝,在古代和近代,皇汉常作为汉民族的代称和别称。

20世纪初,邹容为了推翻清朝的皇权,使用皇汉民族的概念鼓动排满革命,对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影响巨大。

网络上的“皇汉”,是具有争议性的群体,一般指部分崇尚汉文化、同时极力排斥外族文化的优点,喜欢讨论民族、文化、艺术及历史的人士。

1903年5月,一本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书——《革命军》。

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出版,这是最早出版宣传革命的单行本书籍,使“举国上下,无不震动”。

邹容在《革命军》自序署明“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十年”。

孙中山说:《革命军》“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华侨极为欢迎,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

《革命军》一书风行全国,不少青年正是受这本书的鼓舞,走上了革命道路。

清政府极度恐慌,惊呼:“此书逆乱,从古所无。”通过上海租界工部局,当年6月30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将章太炎逮捕。

孙中山在旧金山致公堂和中西日报社的帮助下,刊印《革命军》11000册,分寄美洲、南洋各地。

1906年10月孙中山又给新加坡的同盟会员寄去《革命军》样本,嘱咐:“从速印之,分派各地,必能大动人心,他日必收好果。”

1912年3月29日,孙中山更念“邹容当国民醉生梦死之时,独能著书立说,激发人心”之功,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名义下令追赠邹容为陆军大将军,“赐恤崇祀”。

黄兴也曾“以携带邹容所著《革命军》、陈天华所著之《猛回头》二书,零星赠送军学各界至四千余部之多”。

武昌起义前,《革命军》在武昌的革命士兵中几乎是人手一册。

鲁迅说:“便是悲壮淋漓的诗文,也不过是纸片上的东西,于后来的武昌起义怕没有什么大关系,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作的《革命军》。”

韦宝承认这种想法在历史特定时期,有一定的作用,先不说进步还是腐朽,反正有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作用就是了。

但是这种想法本身肯定是有问题的。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