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崽们退而求其次,勉强答应了。
提亲这天,师墨见到了所有姜家人,姜家是工人家庭,一家子在县城都有工作,羡慕了不少人。
姜爸是酒厂老师傅,拿的是最高级别的工资,姜妈在酒厂做杂活,老两口是在酒厂工作时,经人介绍认识结婚的,几十年如一日,日子过得很不错。
姜大哥接了老父亲的班,在学酿酒,如今小有成绩,算是个小师傅,工资不低。
姜大嫂是街道办的临时工,工资低,但街道办用处大,管得宽,是个肥差。
姜二哥在造纸厂当普通,姜老爹对家里孩子,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老大接自己的班,老二不能不管,就找人求了个造纸厂的工作。
姜二哥自己争气,几年下来,做得不错,从临时工做到普工,要不了多久就能当技工,晋升有望。
姜二嫂是造纸厂的临时工,两人算是自由恋爱,小日子过得不错。
姜家孙辈四个,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五岁。
姜家生活条件和大多数人比起来,很不错,在整个县城,算是中上水平,住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小院子里,挤了点,也能住得下。
都有工作,各自不缺钱,品性也都端正,家里矛盾不多。
师墨他们去的时候,姜家人很热情。
姜红跟姜家人提早透露过媒人是师墨,年岁不大,但声望很高。
只是师墨的声望,除了严家大队的人和在严家大队工作的人,其他人知道得不是很清楚,即便知道,感受不深,也会心存质疑。
姜家也不知道师墨在严家大队的地位如何,他们只从姜红那里知道只言片语,不足够让他们有深刻的了解。
众人都知道严家大队很特别,办工厂,办学校,是十里八乡首屈一指的大队。
但对大队内部的事情知道得不多,所有出面的事都是严大智去的,师墨只做背后策划。
在外说起师墨,没人知道,添上个严大智,众人才会说,哦,原来是严家大队大队长的侄媳妇。
对师墨本人的了解很少,师墨也是不在意这些虚名。
只是姜家人不了解师墨的情况,只看得到她的年岁,做媒人的,一般年岁都较大,且名声好,姜家人对年岁这么轻,瞧不出什么名声的师墨有没有意见,师墨不知道,反正她去的时候,没有人甩脸子。
众人一番客套后,姜家人邀请众人落座,师墨笑着递上汪老娘准备的定亲礼。
准备的什么师墨不知道,没有参与,只让汪老娘按照心意来就行。
汪老娘也实在,准备的是两个实心的大金镯。
师墨暗自好笑,还得担起自己媒人的职责,“姜伯父姜伯母,汪家伯父伯母都是实在人,不懂什么弯弯绕绕,他们真心喜欢姜红,就想给她真心实意的东西,还请两位别嫌东西俗套。”
“对的对的,亲家,亲家母,我这人不太会交际,定亲这些事也不太懂,以前老大媳妇,是我闺女帮着操持的,当时定亲给的就是这样的定亲礼,所以我想着应该是错不了,就拿了差不多的东西来,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对的,还请亲家亲家母别介意。”
“你们也看到了,我们一家人脑子都不怎么好使,也都嘴笨,好听的话不会说,但我们是真心实意想娶小红的,也真心实意喜欢她,往后她到了我们家,我保证不让她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