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慧芳脑子突然一激灵,“哎哟亲家母,我就说总有个道理,我始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就是你说的这个,从前的读书人可不得了,咱们国家多少年的历史啊,就那些皇帝地主家的公子小姐,不是都得读书吗,读书人一直被人羡慕夸赞,要是没用,那些皇帝老儿,地主老爷怎么可能会让子孙后代读书,他们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脑子比咱们这些泥腿子好使得多,真没用,人家会不知道我可算知道该怎么反驳那些眼皮子浅的婆娘了。”
季慧芳这一惊一乍的,弄得任丹华哭笑不得。
三人在灶房边干活边说话,好似没费什么工夫,十多只野鸭子就收拾好了。
鸭杂都清理出来留着,崽子们喜欢吃鸭杂面,晚上等他们回来,给他们做。
随后又将鱼收拾出来,天不热,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会坏。
中午用后院新挖的嫩笋烧鸭子,炒了野鸭蛋,炖了豆腐鱼,清炒了野菜芽,很是丰盛。
这样的饭菜,放在以前,季慧芳严大智断然舍不得吃。不过这两年,每次师墨家请吃饭都是这样的规格,他们已经习惯。自己家里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顿顿吃肉,也不会觉得浪费。
几人说说笑笑吃完午饭,下午,下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小了,严大智迫不及待跑去安排地里的活计。
季慧芳也得回去给严老娘送饭,带着师墨给严利河三兄弟送的野鸭,野鸭蛋和鱼,老两口风风火火的离开。
师墨给汪家送了些野鸭子、鸭蛋、鱼,回家后和任丹华一起洗了四五百个野鸭蛋,做咸鸭蛋,又弄了几百个松花蛋。
忙忙碌碌又是一下午。
翌日,天彻底放晴,严大智带着村子里的人,加快进度进行春播,已经晚了好几天,再迟下去,怕是得减产。
师墨和任丹华师义锋三人也在收拾家里前后的一亩多地,不为吃,就是打发时间。地空着也浪费,这地都是严谨在家的时候养起来的,很肥沃,这两年的收成很不错。
三人不赶时间,慢慢的种,不过三天时间,就做完了。
看着即便种了不少粮食,仍旧有些空荡荡的后院,任丹华忍不住提议,“咱们养几只。”
师墨拧了拧眉,“咱家养的话,也就能养两只,没什么必要,县里后院还有十多只呢,够吃了。”
县里的鸡还是刚买院子那会,张黑狗帮忙买回来的那些,一直养在后院竹林里,那些鸡很好养,每天投些鸡食,喂点水就行,粪便会通过阵法直接过滤成竹林的养料,竹林里撒了些鸡喜欢吃的草籽,养料足,草长得好,鸡食都能省不少,再有就是捡捡蛋,其他什么都不用做。
照料起来轻松,鸡也长得油光水滑,老母鸡每天必定下个蛋。它们会自己孵蛋,出仔,一批批下来,即便隔三差五的吃,也还有不少。
师墨他们不在县城的时候,一直是王家帮着照料。
家里想吃家养的老母鸡大公鸡时,就会去捉上一只,倒是不再缺家养的鸡吃。
县城里弄了隔绝阵法,除了他们自己人,没人知道那里养了鸡。